- 汉字陭
- 拼音qí
- 首字母q
- 部首阝
- 注音ㄑㄧˊ
- 部首笔划2
- 总笔画10
- 繁体字陭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BDSK
- 98五笔BDSK
- UniCodeU+966D
- 四角号码74221
- 仓颉NLKMR
陭的基本解释
● 陭 qí ㄑㄧˊ ◎ 古同“崎岖”,山路弯曲不平。
陭的汉语字典
[①][yī][《廣韻》於離切,平支,影。][《廣韻》於義切,去寘,影。]亦作“崎4”。(1)偏于一边,不正。(2)通“崎”。参见“陭”。
音韵参考
[广 韵]:於離切,上平5支,yī,止開三平支B影[粤 语]:ji2kei1
陭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阜字部】 陭;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353第01【唐韻】於離切【集韻】於宜切,𠀤音漪。【說文】上黨陭氏阪也。【前漢·地理志】上黨郡陭氏縣。 又與崎同。【史記·司馬相如傳】陭䧢而不安。 又【集韻】於希切,音衣。義同。 又【集韻】隱綺切,音倚。隑也。 又【廣韻】【集韻】𠀤於義切,音輢。【廣韻】陭氏縣。 又【集韻】奇寄切,音騎。義同。 【集韻】或作崎戲。通作猗。
陭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