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鬌
- 拼音duǒ
- 首字母d
- 部首髟
- 注音ㄉㄨㄛˇ
- 部首笔划10
- 总笔画19
- 繁体字鬌
- 字体结构上下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DEDE
- 98五笔DEDE
- UniCodeU+9B0C
- 四角号码72227
- 仓颉SHKMB
鬌的基本解释
● 鬌 duǒ ㄉㄨㄛˇ ◎ 〔髻鬌〕头发美好的样子。
鬌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鬌 duǒ 〈名〉 (1) 小儿留而不剪的一部分头发 [hair tail] 鬌,发隋也。从髟,隋省声。——《说文》 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礼记·内则》 (2) 另见 tuǒ
鬌的汉语字典
[①][duǒ][《廣韻》丁果切,上果,端。][《廣韻》徒果切,上果,定。]亦作“1”。(1)儿童剪发后留下的一部分头发。(2)发美。
音韵参考
[广 韵]:直垂切,上平5支,chuí,止合三平支B澄[平水韵]:上声二十哿[粤 语]:do2do6
鬌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髟字部】 鬌; 康熙笔画:19; 页码:页1455第39【廣韻】丁果切【集韻】【韻會】都果切【正韻】都火切,𠀤音朶。【說文】髮隋也。【玉篇】小兒翦髮爲鬌。【類篇】剃餘髮。一曰髮美。【禮·內則】翦髮爲鬌。【註】鬌,所遺髮也。【疏】三月翦髮,所留不翦者爲鬌。 又【廣韻】徒果切【集韻】杜果切,𠀤音墮。又【集韻】他果切,音妥。又【廣韻】直垂切【集韻】重垂切,𠀤音錘。又【集韻】【韻會】𠀤傳追切,音椎。又【集韻】翾規切,音綏。義𠀤同。
鬌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