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倂
- 拼音bìng
- 首字母b
- 部首亻
- 注音ㄅㄧㄥˋ
- 部首笔划2
- 总笔画10
- 繁体字倂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WTFF
- 98五笔WTGF
- UniCodeU+5002
- 四角号码22241
- 仓颉XOYJJ
倂的基本解释
● 倂 bìng ㄅㄧㄥˋ ◎ 同“併”。
倂的汉语字典
[①][bìng][《廣韻》畀政切,去勁,幫。][《廣韻》必郢切,上静,幫。][《廣韻》蒲迥切,上迥,並。]“倂1”的新字形。(1)并排;并列。(2)聚;集。(3)并吞;合并。(4)拼;拼杀。(5)逼,催逼。(6)副词。一起,一齐。(7)副词。都,皆。(8)连词。并同,连同。(9)连词。连。表示强调某一词或词组,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②][bǐng][《廣韻》必郢切,上静,幫。]“倂2”的新字形。通“屏2”。排除;屏弃。
音韵参考
[上古音]:耕部帮母,pieng[唐 音]:*bi??ng,bi??ng[国 语]:bìng
倂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中】【人字部】 倂;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7第04【廣韻】同幷。 又【韻會】部迥切,音𠀤。相𠀤也。【禮·祭義】行肩而不倂。【註】老幼𠀤行,肩臂不得倂。 又競也。【前漢·賈誼傳】高皇帝與諸公倂起。【又】與公倂倨。【註】對敵相拒也。 又與屛棄之屛同。【荀子·彊國篇】倂己之私欲,必以道。考證:〔【賈誼·治安策】高皇帝與諸公倂起。〕 謹照原書改前漢賈誼傳。
倂的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