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錍
- 拼音pī
- 首字母p
- 部首釒
- 注音ㄆㄧ
- 部首笔划8
- 总笔画16
- 繁体字錍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QRTF
- 98五笔QRTF
- UniCodeU+930D
- 四角号码86140
- 仓颉CHHJ
錍的基本解释
● 錍 pī ㄆㄧˉ ◎ 古同“鈚”,一种较宽较薄较长的箭头:“武将齐贯錍。” ◎ 古酒器,形似壶,敞口,短颈,鼓腹扁圆。 ◎ 犁刃。
錍的汉语字典
[①][pī][《廣韻》匹迷切,平齊,滂。](1)箭镞的一种。(2)通“鎞”。钗。
音韵参考
[广 韵]:彼爲切,上平5支,bī,止開三平支B幫[平水韵]:上平四支·上平八齐[粤 语]:pai1
錍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錍; 康熙笔画:16; 页码:页1309第23【唐韻】府移切【集韻】【韻會】賔彌切,𠀤音𤰞。【說文】鈭錍,斧也。【博雅】錍謂之銛。 又【集韻】班糜切【正韻】逋眉切,𠀤音陂。又【廣韻】匹支切,音磇。義𠀤同。 又【集韻】篇迷切,音𢱧。【爾雅·釋器·金鏃翦羽謂之鍭註】今之錍箭是也。【揚子·方言】凡箭簇胡合嬴者,廣長而薄鐮,謂之錍。【註】錍,普蹄反。【集韻】或作鈚𨤽鎞。 又【集韻】【韻會】𠀤邊迷切,音䠋。義同。 又【集韻】頻脂切,音𣬈。犁錧也。一曰箭名。本作鈚。
錍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