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馽
- 拼音zhí
- 首字母z
- 部首馬
- 注音ㄓˊ
- 部首笔划10
- 总笔画14
- 繁体字馽
- 字体结构上下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CKHJ
- 98五笔COKH
- UniCodeU+99BD
- 四角号码71506
- 仓颉SFL
馽的基本解释
● 馽 zhí ㄓˊ ◎ 古同“絷”:“连之以羁馽。”
馽的汉语字典
[①][zhí][《廣韻》陟立切,入緝,知。]亦作“1”。(1)拴缚马足的绳索;绊子。(2)拴缚牛马等的足。(3)束缚。
音韵参考
[粤 语]:zap1
馽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馬字部】 馽;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435第06【唐韻】陟立切,音執。【說文】絆馬足也。【玉篇】絆也。【韓愈·祭柳宗元文】天脫馽羈。 又【韻會】或作縶。【詩·小雅】縶之維之。【疏】在腹曰鞅,在後曰絆。絆,繫足也。縶之謂絆,維之謂繫。【正字通】說文,縶馽本一字重文,从糸執聲,作縶。今經傳皆从縶,字彙引正譌以俗作縶爲非,迂泥。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莊子·馬蹄篇】連之以羈馽。【陸德明·音義】馽,丁邑反,徐丁力反,絆也,李音述。 又【集韻】德合切,音答。義同。 【集韻】作𩢏。【字彙】作𩡳。𠀤非。
馽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