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柎
- 拼音fū
- 首字母f
- 部首木
- 注音ㄈㄨ
- 部首笔划4
- 总笔画9
- 繁体字柎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86五笔SWFY
- 98五笔SWFY
- UniCodeU+67CE
- 四角号码44900
- 仓颉DODI
柎的基本解释
● 柎 fū ㄈㄨˉ ◎ 花萼;亦指草木子房:“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 ◎ 钟鼓架的足,亦泛指器物的足。 ◎ 木筏:“方舟投柎,乘桴济河。” ◎ 斗上横木。 ◎ 字版(板)。● 柎 fù ㄈㄨˋ ◎ 涂,涂抹:“素积白屨,以魁柎之。”
柎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柎 fū 〈名〉 (1) 足,器物的脚 [leg] 柎,谓下施足也。——《急就篇》颜师古注 (2) 花托,或指花萼 [receptacle] 柎,花萼足也。——《玉篇》 (3) 通“拊”( fǔ )。柄,器把 [handle] 凡为弓,方其峻而高其柎。——《周礼·考工记·弓人》词性变化 ◎ 柎 fū 〈动〉 (1) 通“抚”( fǔ )。敲,拍 [beat;pat] 父老柎枝而论,终日不归。——《管子·轻重戊》 (2) 通“坿”( fù )。增加,附加 [add;attach] 素积白屦,以魁柎之。——《仪礼·士冠礼》
柎的汉语字典
[①][fū][《廣韻》甫無切,平虞,非。](1)花萼房或子房。(2)器物的足部。(3)木筏。(4)斗栱上的横木。[②][fǔ][《集韻》斐父切,上噳,敷。](1)弓弝两侧贴附的骨片,用以增强弓体的弹力。(2)通“拊”。倚扶。(3)通“拊”。击打。(4)通“拊”。乐器名。以皮革为面,内装糠,形如小鼓。用以节乐。[③][fù][《集韻》符遇切,去遇,奉。](1)木板,木片。(2)通“坿”。涂附。
音韵参考
[广 韵]:甫無切,上平10虞,fū,遇合三平虞幫[平水韵]:上平七虞·上声七麌[国 语]:fū,fǔ,fù[粤 语]:fu1
柎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柎; 康熙笔画:9; 页码:页518第21【唐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𠀤音膚。【說文】闌足也。 又【集韻】【正韻】芳無切,音敷。義同。 又【說文】編木以渡曰泭。或作柎,通作桴。孫炎曰:方木置水曰柎栰。【管子·兵法篇】方舟投柎。 又【玉篇】花萼足也。凡草木房謂之柎。【集韻】或作枎、𣘧。【山海經】崇丘之山有木。圓葉而白柎。【正韻】作防父切。 又【集韻】【韻會】𠀤斐父切,音撫。與拊同。樂器也,以葦爲之。【禮·樂記】治亂以相。【註】相卽柎也。裝之以穅,形如鼓。 又【集韻】符遇切,音附。楡柎,木名。 又注也。【儀禮·士冠禮】素積白屨,以魁柎之。【疏】以魁蛤灰注其上,使色白也。 又兪柎,良醫名。【前漢·藝文志】太古有岐伯、兪柎。 又與弣同,弓弝也,刀弝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有柎焉,故剽。【禮·少儀】削授柎。 又楄柎,詳楄註。 又柎,猶倚也。【管子·輕重篇】父老柎枝而論,終日不歸。
柎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