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鬲
- 拼音gé,lì
- 首字母g
- 部首鬲
- 注音ㄍㄜˊ,ㄌㄧˋ
- 部首笔划10
- 总笔画10
- 繁体字鬲
- 字体结构上中下结构
- 造字法会意
- 86五笔GKMH
- 98五笔GKMH
- UniCodeU+9B32
- 四角号码10227
- 仓颉MRBL
鬲的书写笔顺
鬲的基本解释
● 鬲 gé ㄍㄜˊ ◎ 〔鬲津河〕古水名,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
鬲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鬲 gé 〈名〉 (1) 古国名。鬲国 [Ge state],相传为夏方国。西汉在其地设鬲县。如:鬲氏(古国名。即鬲国) (2) 通“膈”。横隔膜 [diaphragm] 食饮不下,鬲塞不通。——《素问·风论篇》 (3) 又如:针鬲(用针刺横膈膜);鬲要(膈腰。指心胸);鬲肝(膈和肝) (4) 通“槅”。大车轭 [yoke] 鬲长六尺。——《周礼·考工记》。孙诒让正义:“鬲,即槅之借字。” (5) 县名 [Ge county]。汉置。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南 (6) [鬲津] 水名 [Ge River]。发源于河北,流入山东词性变化 ◎ 鬲 gé 〈动〉 (1) 通“隔”。阻隔 [separate] 鬲闭门户,毋得擅上。——《汉书·五行志中》 别异蛮夷,鬲绝器物。——《汉书·南越王赵佗传》 (2) 又如:鬲闭(隔离闭塞);鬲咽(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难);鬲塞(阻塞);鬲蔽(阻隔);鬲绝(隔断);鬲子(格子) (3) 另见 lì 基本词义◎ 鬲 lì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本义:古代炊器。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 同本义 [tripod]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鬲如(形状突起高绝如鬲鼎的样子) (3) 另见 gé
鬲的汉语字典
[①][lì][《廣韻》郎擊切,入錫,來。]亦作“鎘1”。“翮2”的被通假字。亦作“1”。(1)古代一种炊器。口圆,似鼎,三足中空而曲。陶制的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殷周时,陶制的与青铜制的并存。(2)指无足炊器。(3)古代丧礼用的一种陶器。(4)西周时对俘虏或奴隶的称呼。[②][gé][《廣韻》古核切,入麥,見。](1)针灸穴位名。在脊骨第七椎下两旁。(2)古国名。鬲国。相传为夏方国。西汉于其地置鬲县。在今山东省德州市附近。(3)通“槅”。大车轭。(4)通“膈”。横膈膜,在胸腔、腹腔之间。亦借指胸腹。(5)通“隔”。阻隔。(6)通“隔”。隔成的空栏或空框。即格子。(7)通“隔”。城墙上的土围墩。[③][è][《集韻》乙革切,入麥,影。]通“搹1”。以手扼物。
音韵参考
[广 韵]:古核切,入21麥,ge,梗開二入耕見[平水韵]:入声十一陌·入声十二锡[粤 语]:gaak3li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