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陑
- 拼音ér
- 首字母e
- 部首阝
- 注音ㄦˊ
- 部首笔划2
- 总笔画8
- 繁体字陑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BDMJ
- 98五笔BDMJ
- UniCodeU+9651
- 四角号码71227
- 仓颉NLMBL
陑的基本解释
● 陑 ér ㄦˊ ◎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永济县南。
陑的汉语字典
[①][ér][《廣韻》如之切,平之,日。]古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境,相传为汤伐桀之处。[②][réng]同“陾1”。亦作“隭2”。众多貌。一说为筑墙声。
音韵参考
[广 韵]:如之切,上平7之,ér,止開三平之日[平水韵]:上平四支[粤 语]:ji4
陑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中】【阜字部】 陑;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350第09【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正韻】如支切,𠀤音而。【玉篇】地名。【書序】伊尹相湯,伐桀,升自陑。【傳】陑在河曲之南。【廣韻】本作𨼏。【集韻】或作隭。
陑的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