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唲
- 拼音ér
- 首字母e
- 部首口
- 注音ㄦˊ
- 部首笔划3
- 总笔画11
- 繁体字唲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KVQN
- 98五笔KEQN
- UniCodeU+5532
- 四角号码67012
- 仓颉RHXU
唲的基本解释
● 唲 ér ㄦˊ ◎ 〔嚅唲〕强笑曲从的样子。
唲的汉语字典
[①][ér][《廣韻》汝移切,平支,日。]见“嚅唲”。[②][wā][《集韻》塢皆切,平皆,影。](1)见“唲2嘔”。(2)见“唲2齵”。
音韵参考
[广 韵]:汝移切,上平5支,ér,止開三平支A日[平水韵]:上平四支[国 语]:ér[粤 语]:ji4waa1
唲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唲;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93第23【廣韻】汝移切【集韻】【韻會】【正韻】如支切,𠀤音兒。【廣韻】曲從貌。【集韻】嚅唲,强笑。【楚辭·卜居】喔咿嚅唲。【註】皆强笑之貌。嚅唲,一作儒兒。 又【廣韻】【集韻】於佳切【韻會】英佳切,𠀤音娃。【玉篇】唲嘔,小兒語也。【廣韻】嘔唲,聲也。【荀子·富國篇】拊循之,唲嘔之。【淮南子·要略篇】攕揳唲齵之郄也。【廣韻】【集韻】書作𠴺。 又【集韻】塢皆切,音諰。義同。
唲的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