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
时间: 08-25 来源:乐乐
你们知道端午节吗?相信大家都知道,让我给大家讲讲端午节的起源吧!
端午节是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的。他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江边的渔民营救了几天几夜,可是没能成功,于是他们就用竹筒子盛了米,洒到江里祭祀屈原,但这竹筒米常常被蛟龙吃光,于是渔民们又用楝叶包好米饭,再缠上彩丝重新投入江中。这就有了后来的“吃棕子”与“划龙舟”的习俗。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被定为端午节。
也有人认为端午节是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是吴国大将,被奸臣害死后,吴王将他的尸体捆在皮革里,于农历五月初五投入江中,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被陷害的忠臣,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语言平淡
文章相关推荐
- 快乐的除夕活动 11-06
- 童年趣事 11-05
- 读《生命生命》有感 07-18
- 梦从未走远 11-06
- 2017关于激动的好词好句【最新】 11-04
- 短暂的60分钟 11-06
-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 09-02
- 中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11-04
- 向着梦想,一起飞驰 11-06
- 对钟馗的一次访问 11-06
- 日记 07-18
- 卵石画 08-07
- 又见那双手 11-06
- 雪大人 08-27
- 有关中元节的历史典故 11-04
- 父爱陪伴我成长 11-06
- 放风筝 11-07
- 我感受到了爸爸的爱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