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
时间: 08-12 来源:2567558857
一个人的灵魂是肯定有的。而有的人却为了某些利益而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而又有些人,却用自己的某些行动来证明了自己是个有血,有肉,有魂的人,自己的灵魂也将被自己的行为所装饰......
今天,我们学习了《左公柳》一课,文章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塞外发现了一株柳树,导游讲述了树背后的故事。而这事的主人公,便是刚毅,睿智,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人事——左宗棠。
当我一口气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掩卷静思。我不禁被这六旬老人爱国爱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所震撼和打动。
想想,如果儿女孝顺的老人,在这六旬之时,早已是在家享清福了,哪还会为吃穿发愁?哪还会担心国家大事?而左宗棠不同,他在平常人享清福的年龄,却主动请缨,前往千里之外的茫茫大漠去收复失地。想想,他这一去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的,要不然他怎么会抬着棺材上战场?他那视死如归的气势又能压倒多少贪生怕死之徒呀!
战场杀敌必定会生灵涂炭,我相信,左宗棠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要不然他也不会让部队边打仗,边植树。再加上戈壁十分荒凉,多年无人居住,让战争一闹,就又会扩大这大漠面积,植树造林便是必不可少的了。这树一植,许多乡民回来了,这丝绸之路又重新打开了。
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个疑问:为什么左宗棠一把年纪还要战场杀敌呢?如果说是誓死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那大臣们都主张放弃,皇帝也开始动摇了,他又何必多此一举?不仅得罪了那些皇室贵族,也会让皇帝心里多少有一点不舒服。如果新疆是个聚宝盆,非守不可,他也大可不必主动请缨,自己以年岁已高,行动不便等借口完全可以把这个重担扔给别人,也不让自己的家人提心吊胆,又可以不用上战场拼杀,何乐而不为呢?
可他没有,在他骨子深处的灵魂,心里一定装的是国家兴亡,百姓安危,这样的灵魂不正是现在的人正需要的吗?

作者从左宗棠抬棺材上战场,视死如归死守新疆的故事,感受到了左宗棠刚毅、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精神,总结出人类需要像左宗棠这样的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精神。本文便叙述,边议论,议论饱满丰富,很好。
- 地球的心愿 02-02
- 记忆中的温暖 11-08
- 读廉洁小故事有感 09-08
- 2015关于中秋节灯谜及答案 11-04
- 我想有个双月节 08-23
- 雨的自述 11-05
- 家乡的变化 06-29
- 给妈妈过“母亲节” 09-07
- 初三别样的生活 11-04
- 《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 11-06
- 我的烦恼 11-05
- 读《侏罗纪龙鸟》有感 11-06
- 美丽的日照 07-26
- 礼物 11-04
- 我眼中的文明南京 07-26
- 心中的大海 10-01
- 哲理故事:心中的志向 11-04
- 一场激烈的足球赛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