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与孔夫子
时间: 07-18 来源:乐乐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举世无双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孜孜不倦、呕心沥血,把一个腐朽的封建时代里人民的地位化为平等,同时,他也用《论语》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推崇到了极至。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中饱含了“仁”、“礼”的精髓,孔子一生都将“仁爱”、“亲仁”当作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乱世纷纷,孔子的知音真是寥寥无几!“知音少,断弦有谁听”的处境并没有阻止圣人的步伐,他提出了“仁者爱仁”的重要思想,在那血雨腥风的战乱中,人们也因为孔夫子的崛起,树立起了向仁爱前进的风帆!
乱世中,也许积德很容易。有人会问:“现在的和平年代、太平盛世,什么是仁?”我的理解是,孔子思想中的“仁”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岁月的蹉跎而泯灭。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正如孔子所说,在和平年代里,处处都充满了仁爱:公交车上,一个让出的座位;捐款箱旁,一个空了的钱罐;医院病房里,一朵盛开的鲜花;马路两边,一个善意的搀扶……这些,不都是文明、仁爱的表现吗? “不学礼,无以立”是论语的佳篇。“礼”从何来?从对别人的尊重、关心来。礼貌演变成了文明,文明演变成了博爱,博爱演变成了伟大的仁。仁,最终演变成了孔子思想的巅峰:勇敢、忠义、诚挚、信用等不朽的优秀品质。
每当我上公交车时、去看望病人时、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仁的概念都会敲响警钟:我是否给予别人帮助,我是否做到了少先队员应尽的职责? 仁爱,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希望仁爱成为人类的生命源泉,源远流长。

用词不准确,详略不当
文章相关推荐
- 秋天的图画 11-06
- 我敬佩的一个人 11-08
- 给妈妈的一封信 07-06
- 第一次参加“家庭烹饪”赛 08-31
- 漫漫人生路 11-04
- 妈妈的爱 09-01
- 我是一个爱运动的孩子 11-05
- 日记一则 11-10
- 七星岩 11-06
- 美味的土豆饼 11-06
- 较真儿 08-25
- 文具盒里的争吵 11-05
- 中秋之夜 11-06
- 低碳生活从身边做起 07-18
- 那个无声胜有声的拥抱 11-08
- 三国演义的好词好句精选 11-04
- 祖国在我心中 11-08
- 踢足球 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