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节日——清明节
时间: 07-18 来源:乐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描写清明的诗。
每年的春分后的15天是清明节,也是中国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鬼节”。
在春秋战国时代,其中有一个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了封常,唯独忘了介子推。重耳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叫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尚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好几趟,介子推却不来。
重耳只好亲自去,可他的家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早已躲进了绵山,他便找人去绵山,还是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让介子推自己走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原来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祭扫后,重耳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节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在我们苏州江南,清明节时主要上坟、祭祖先,吃青团子。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均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拜祭祖先的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每年春节后的两个月,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清明扫墓是我国的传统风俗,它表达了我们对先人的怀念,同时又是家人团聚,踏青赏春的绝好机会。
苏州市平江区敬文实验小学三(1)班费正艳

语言平淡
文章相关推荐
- 这件事让我受益终生 11-10
- 我最伤心的一件事 11-06
- 童年学自行车 07-18
- 地球妈妈的眼泪 07-15
- 英雄战歌 08-25
- 关于珍惜的议论文论据素材 11-04
- 何炅那些年当主持的励志故事 11-04
- 青春的排比句 11-04
- 童年 07-15
- 说说我的家乡 11-06
- 手拉手 07-11
- 可爱的小猫 09-03
- 玫瑰谎言 10-07
- 回忆芬芳 11-06
- 如果我是宇航员 11-10
- 致亲爱的阮琦琳一封信——传承华侨文化 07-30
- 女生贾梅的好句好词 11-04
- 2017年金鸡报春迎新年对联集锦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