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生命,升华心灵——读《老人与海》有感
时间: 06-29 来源:乐乐
《老人与海》50年代就被介绍到中国来了,中国的读者对于海明威以及《老人与海》都不陌生。
《老人与海》的素材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人独自在海上打鱼。他钓到了一条大鱼,把鱼头和上半身绑在船上,但是他遇上了鲨鱼,老人使出了浑身解数和鲨鱼搏斗,鲨鱼把能吃到的鱼肉都吃了,结果这条大鱼又剩下不到一半,还不到800磅。
海明威在这个故事原型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塑造了圣地亚哥爷爷这样一位普通而又可敬的劳动者的形象。
他不被任何困难所压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生活中的磨难做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这种求不言败的硬骨头精神贯穿在《老人与海》故事的始终,它所包含的哲理值得读者细细咀嚼。
读了《老人与海》这个故事后,令我很感动,前八十天,他一直打不到鱼,对于一个捕渔夫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可是老人并没有放弃,继续实现自己的梦想,我却跟老人相反,没有珍惜时间,导致很多时候,时间都过去了,可是自己却没学过丁点本领。
在这,我想劝一些没珍惜好时间的人说:“请用自己的手抓紧时间,这样,时间是不会被空气吹走的。”

中心不突出
文章相关推荐
- 妈妈的爱 11-10
- 读《白熊先生的苦恼》有感 07-12
- 走近梅花 08-21
- 形容主动的词语 11-04
- 电脑是把双刃剑 11-05
- 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11-07
- 我的小兔子 11-04
- 2013年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08-02
- 我想长大 07-04
- 冬雪 11-05
- 立夏胸前挂蛋的习俗 11-04
- 《第一诫》观后感 09-01
- 那是一次勇敢的尝试 11-06
- 保护环境建议书 09-07
- 我的“捣蛋鬼”妹妹——波波 07-18
- 为了心中的那个梦 11-06
- 时代广场的蟋蟀读后感 11-07
- 爱臭美的妈妈 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