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桂林山
时间: 07-18 来源:乐乐
朋友,你到过桂林吗?你欣赏过桂林的奇山异洞吗?在清澈明净的百里漓江上.群峰倒映,俊逸秀美,自古以来吸引了不知多少游人。小小桂林已成为中华锦绣河山的一颗璀璨明珠。桂林的山在地质上称为喀斯特地貌,也叫岩溶地形。几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由于几百万年前的~次造山运动,沧海成为桑田。海底深厚的石灰沉积层裸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形成碳酸,碳酸就像许多锐利的小牙齿,一点点地啮咬着石灰岩。岁月悠悠,地下形成许许多多溶洞、暗河。后来,溶洞崩塌,洼地扩大,地表变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终于形成今天碧莲玉笋般的世界。
桂林的山,不像西岳的怪石峥嵘,不及太行的苍茫雄浑,更不比秦岭的群峰连绵,而是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形成了突兀、挺拔、错落有致、玲珑剔透的风格,加上山岩绿树翠蔓,形成一种温润和谐的美。唐代韩愈诗“山如碧玉管”,便写出了桂林之山的神韵。
“桂林之奇,当为天下第一”,范石湖道出了桂林山的最大特点,“突兀一峰冲天箱,万笛千笋平空铺”就是它最好的写照。
由于桂林基本为岩溶地形后期,地表日趋平坦,只有一些峰林残留下来,这些相对高度只有几十米的孤峰自然显得突兀而起、出类拔萃了。它们的形态也很奇特,有的如巨象饮水,有的如苍髯老者,有的如沙漠之舟,有的如擎天巨柱……真是群峰争耸,姿态万千,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桂林的山“山山有洞,无洞不奇”。这是由于长年水流冲刷,形成许多溶洞的缘故。溶洞中的碳酸盐结晶,千奇百怪,精巧别致,被灯光一照便闪烁出瑰丽无比的折光。被称为“大自然艺术之宫”的芦笛岩,更是集人间珍奇之大成。洞中的石钟乳、石笋、石慢、石柱,千姿百态。有的形似五彩罗帐,有的宛如千丈飞瀑,有的赛似水晶宫殿,有的活像花果仙山,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令人叹服天工造物之奇。
桂林的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多种用途。许多溶洞由于隔热效果良好,可用作天然仓库;构成山体的石灰岩则是烧制石灰的原料。
然而,这些天然艺术品提供给人们最宝贵的价值,当数旅游价值。多年以前,桂林山水便已被开发,成为世界游览胜地。特别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各风景点不断被修整、更新,增添了很多设施,迎接了更多游人。
桂林的山是祖国万里江山的一大瑰宝。在桂林人民的辛劳和智慧的装点下,桂林的山,必将更加美丽,放射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山林原野、江河湖海,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形成了一处处异彩纷呈、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要想准确清晰地说明它们,解释它们的成因及发展变化情况,没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是不行的。小作者就是掌握了有关桂林的大量知识,在描写风景的同时解释和阐述了桂林山形成的原因、过程、特点及用途,桂林的山在地质上称为“喀斯特地貌”,它现在的奇异景观是亿万年来逐渐形成的,小作者用朴实流畅的语言使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使我们在头脑中形成了桂林山的明晰、完整的印象。
文章综合运用了各种说明方法,如打比方、作比较、引用等,使美丽的桂林山如在眼前,从而激发了我们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 成长的过程 11-04
- 我与书的故事 11-08
- 书山有路,勤为径 08-26
- 钥匙 08-09
- 震撼我心灵的那双清眸 11-05
- 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07-29
- 有关马首是瞻的成语故事 11-04
- 秋天的校园 11-05
- 以机遇为话题的高考写作素材 11-04
- 五羊石像 09-07
- 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志愿者徐明 11-10
- 我珍惜的物品 11-04
- 高中古文文学常识整理 11-04
- 小鱼护食 10-01
- 爷爷的背影 11-05
- 我家的小狗 07-18
- 小狗 09-22
- 人应该怎样活着——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