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也是爱国
时间: 07-18 来源:罗怡婧
同学们:
每当我们伫立在国旗下,聆听着雄壮的国歌,仰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心中就会涌起敬仰、庄重之情。佩戴着用烈士鲜血染成的红领巾,我就会想起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的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华已崛起,巨龙已复苏,然而这却使我们这群龙的传人失去了一种重要的感情——爱国。
之所以说不爱国,是因为认为中华崛起之后便不用再强大中国了;之所以说不爱国,是因为觉得振兴中华没有意义;之所以说不爱国,是因为觉得振兴中华太难了!
如果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
第一,中华崛起后的坎坷之路要由我们来铲平;第二,振兴中华并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意义重大,若是不振兴中华,圆明园的悲剧将会重演,不过下次也许就是颐和园、北京,甚至是整个中国!到那时,13亿人便会失去自我,成为奴隶!第三,便是一些弱者的想法,想振兴中华并不难,好好读书,像华罗庚,像李四光,像“死而无憾”的邓稼先!
好好读书,那些心灵之所以不爱国,是因为“不知情”,他们不了解祖国!他们不了解祖国的屈辱历史,不知道祖国陈旧的几乎被人遗忘的往事,更不知道今天的幸福是来之不易的!
只有书能够带我们穿过茫茫岁月,去寻找那些陈旧的几乎被人遗忘的往事,书能推开世俗,静静地将中国的往事展现在我们眼前。那张中国读过的坎坷之约——南京条约在我们的面前慢慢放大,粗大的字体组成的条约在面前,那十三条不公的条约摆在面前,却不能说不……签订条约时的景我们看不见,但情却能从书中体会,书可以将情淋漓尽致的描绘出来,帝国主义者的野蛮在书中尽显无疑。
读一读《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与历史的人物共席对话和时代的风云同声呼唤,五千年的文明毫不璀璨、好不耀眼、好不夺目!
读一读古今英雄的传记,触摸他们高贵的灵魂;读一读革命领袖的诗篇,感受他们忧国忧民的诗人情怀;读一读孟子的“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读一读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一读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最后,我要告诫大家一句:读书莫忘爱国,爱国,莫忘读书。
谢谢大家!

这是一篇演讲稿,作者在文章中呼吁大家“读书也能爱国”。文章言辞恳切,但作者没有引用恰当的事例展开阐述,使得文章语言缺乏说服力。文章结尾处,作者能够引用一些名家诗句,发出呼吁,这是值得肯定的。
- 长路漫漫唯囊相伴 11-07
- 我是一台微波炉 11-05
- 成长路上谢谢你陪我一路走过 11-10
- 小小动物园 11-10
- 历史的变化 07-18
- 长大后,我想成为你 11-05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07-15
- 中外文学常识大全 11-04
- 妈妈的爱 11-05
- 我最爱的妈妈 11-05
-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 08-23
- 姥姥家的双面猫 08-01
- 可爱的蚕宝宝 09-02
- 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 09-02
- 假如我有一颗神奇的种子 11-05
- 一件小事 08-07
- 游天下第一山 11-24
- 关于用太阳造拟人句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