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中的长篇小说《白霜》读后感
时间: 06-29 来源:乐乐
上海作家张建中继小说集《青砖上的凹痕》、散文集《春日,猩红的亮》之后,最近又推出他的长篇小说《白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小说描写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贫民知识分子的命运。主人公余华自小生活在老式的棚户弄堂里。在这样的地方,他的生活环境显然是艰苦乃至恶劣的。尽管如此,主人公仍然有理想,有抱负,有一个美丽的梦,让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西班牙语能够对口致用。为了实现这梦想,他开始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跋涉。在这过程中,所经历的常人难以想象的,恶劣的生活环境,和旧的习惯势力的双重困难和压抑。小说最后以主人公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在即将实现自己的理想时,却积劳成疾的悲剧作为结尾。作家以广阔、沉郁而又细腻的笔调,营造了一种悲壮的氛围,使人读后心情犹如铅一般沉甸甸的。
在小说中,随着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作家不仅描写了人物在困境中的心灵,而且还忠实地描写了老式棚户弄堂里的人们和各种生活场景,“早晨那呛人的炉烟,那装着叮当碰响牛奶瓶的牛奶车;雨天里,在雨脚如麻的老弄堂里,用铝锅等着雨水的白发老人,还有那年久失修的小灶间在倒塌时扬起的灰尘……”这无不一一生动地再现在读者面前。因此,张建中的小说是可以当作一段历史来阅读的,它不但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着宝贵的史料价值。
纵观作家张建中近十年来文学创作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中短篇、散文、还是长篇小说,他始终把人们忽视的、淡忘的那些生活在底层市民生活作为自己写作的内容和题材,讲述他们的悲欢离合,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对他们倾注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在上海众多的作家中是不多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建中小说的价值将会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因为往事依然沉重。

用词不准确,语言平淡
文章相关推荐
- 万能飞行器 07-18
- 我眼中的春天 11-06
- 我吃下了一颗变形药 11-05
- 海上日出 11-07
- 雷锋精神照我行 11-05
- 关于年味手抄报内容资料【汇编】 11-04
- 2019年山东青岛中考语文满分作文(已发布) 11-06
- 假如我是春姑娘 10-01
- 特殊的美 07-26
- 从现在出发 11-06
- 我上一年级了 07-18
- 桃花 11-06
- 哲理故事:小贩的大智慧 11-04
- 童年趣事 08-02
- 人生如风灯的成语故事 11-04
- 关于赞扬体育精神的作文素材 11-04
- 中考作文素材:今日大学生远离名著 11-04
- 我的父亲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