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追“星”
时间: 07-05 来源:王雯璐
星,是夜空中最亮的,也是最不起眼的。但它可以把夜空装饰得更美丽。
我曾是一片没有星星的夜空,但自从读了贝多芬的传记后,我就变成了美丽的星空。
一位与命运不懈抗争的音乐巨人,究竟会弹出怎样华美的乐章?在这些乐章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秘密?
蓬乱的头发,深邃的双眼,体现出一种与命运不懈抗争的精神。眼中燃烧着一种奇异的威力,使人为之震慑,兴奋或愤怒是大张,奇妙地反映出他真正的思想,眼神总是忧郁的,让人感受到音乐巨人不甘失败的决心。
贝多芬的心无时不充满热情,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
“我为什么要作曲?——在我内心的东西必须将它释放出来,这就是我作曲的原因。”贝多芬不止一次的这样说过。用生命与热情从事音乐已成他心灵的寄托,精神的依靠,生命的象征。
贝多芬的内心蕴藏着无穷的感情,细腻、超凡、和谐、十全十美。贝多芬有意将自己的意念放在曲子中。如《命运交响曲》,一开始的动机就是命运之神用力敲门,《田园交响曲》更可察觉出贝多芬有意对大自然的描绘第一乐章他即标明了“令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字眼。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一位指挥家,作曲家最痛苦的就是失去了听觉,而不幸的命运并没有压垮贝多芬战胜命运的决心。
《第九号交响曲》预演时贝多芬亲自指挥,但因耳聋无法进行,秩序大乱,因此正式公演时由乌姆劳夫指挥。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甫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
我们看到的星星虽然很渺小,但并没有看到它真实的一面。贝多芬的经历给了我努力奋进的决心,我也要让命运之球在自己手里滚动。

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了自己追“星”的事。作者心目中的星是贝多芬,因为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贝多芬还能坚持创作,坚持梦想,作者为之钦佩。结尾部分作者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 有你同行真好 11-05
- 做一天的劳动者 08-24
- 妈妈,我想对您说 07-26
- 马良扔神笔 07-18
- 跑者无畏 11-09
- 2016年最新的处暑农业谚语 11-04
- 畅想未来 08-15
- 我敬佩的一个人 07-18
- 童年的一次砸沙包比赛 07-18
- 爱国的作文:《我的祖国》读后感 07-18
- 英雄随想 11-04
- 我的祖国生日快乐 11-06
- 教师节 07-18
- 承受 11-06
- 爱国电影观后感:《南京!南京!》观后感(1) 07-18
- 我的父亲 07-18
- 自我评价 08-07
- 秋游洋沙山 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