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箭定天山的历史典故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三箭定天山:用来称赞武将高强的武艺和卓越的功勋。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三箭定天山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三箭定天山的历史典故
典出《旧唐书·薛仁贵传》。
唐朝时,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突厥十分强大。唐高宗龙朔年间,突厥部落酋长比粟毒诱惑同罗、仆固等九姓部落,率领十万大军侵犯唐朝边境地区。
唐高宗得到边报,立即调兵遣将,派左护卫将军薛仁贵等将领领兵北上迎击。薛仁贵是唐朝初年第二代将领中的佼佼者。他本是农民出身,擅长骑马射箭,武艺高强。他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应征入伍,由于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很快脱颖而出,逐步升迁,成为一位著名的大将。
薛仁贵接到任命后,立即率军西进抗击敌军。经过几个月的艰辛行军,终于在天山脚下和九姓突厥的部队遭遇。
两军对阵。这时,比粟毒的九姓突厥部队有十多万人,而薛仁贵所率领的先头部队只有三万多人。比粟毒令几十名挠勇的突厥骑将上前挑战。他们自以为胜券在握,便肆无忌惮地向唐军冲杀过来。
薛仁贵单骑而出,大喝道:“敌将不得猖狂,看本将军神箭!”他勒住马,弯弓搭箭,“飕”的一声射去,那冲杀在最前面的一员敌将被射中咽喉,滚下马鞍,呜呼毕命。
那些突厥骑将见了,都十分吃惊。他们还没来得及勒住马,薛仁贵又射出第二支箭,那冲在第二的那名突厥将领“啊哟”一声,又被薛仁贵射中心窝,倒地而死。
其余的突厥骑将从来没有看到过箭术如此高明的人,吓得心惊胆战,一个个想勒转马头逃命。薛仁贵又一箭射出,射中一名敌将的头颅,那敌将也倒地身亡。
薛仁贵纵马上前,大喝道:“敌将听着,你们若要活命,快快下马归降。不然,那三个已死的,便是你们的下场!”
前面的那些突厥骑将都被薛仁贵的神箭吓住了,纷纷下马投降。突厥的大队人马也吓得军无斗志,转身向沙漠逃命。比粟毒弹压不住,也只得随军逃命。
薛仁贵率领大军乘胜追击,斩获不少,还俘获了好几名九姓突厥的酋长。
薛仁贵率军凯旋。一路上,军士高唱凯歌:“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从这一战后,九姓突厥便开始衰落,不敢再侵扰大唐的边境了。
以后,薛仁贵又屡立战功,被唐高宗封为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平阳郡公。
后来,“三箭定天山”这一典故,用来称赞武将高强的武艺和卓越的功勋。
- 有关于形容书的比喻句 11-04
-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09-11
- 冬日里的一件棉袄 11-08
- 那成长的地方 08-15
- 形容有钱人的褒义词 11-04
- 善待失意 11-06
- 我最喜欢的水蜜桃 11-05
- 爬华山 11-06
- 我是不是该反省了 07-11
- 夏之雨 07-18
- [二年级-游记]看菊展 12-13
- 那件事让我难忘 11-06
- 三八节我给妈妈泡杯茶 08-08
- 春天的田野 11-05
- 《只有一个地球》读后感 07-26
- 父爱如山 11-10
- 仓鼠 08-24
- 我的母亲 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