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作文
素材历史典故作文
中国古代与鼓有关的历史典故

中国古代与鼓有关的历史典故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中国古代与鼓有关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中国古代与鼓有关的历史典故

“琎尝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其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太平广记》

鼓是中国常用的打击乐器,属于八音中的“革”类乐器。鼓的出现比较早,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用途十分广泛。

鼓之诞生黄帝杀夔以其皮制鼓

鼓是古老的打击乐器,从文献记载看,鼓的产生,首推黄帝取“夔皮”冒鼓的古老传说。相传黄帝征服蚩尤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夔,是神话传说中的单足神怪动物,《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古时代神话奇兽,生于东海流波山,“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吕氏春秋·古乐篇》也有记载说:“帝颛顼乃令鼉先为乐倡,鼉乃偃寝,以其尾鼓腹,其音英英。”后人认为所谓鼍其实就是巨鳄,它用尾巴敲击自己的肚子,发出好听的音乐,说起来实在有点可爱,可见上古时代人与自然之和谐。而以鳄鱼皮之坚硬,制成鼓后就算不能“声闻五百里”,想必敲击起来也十分响亮。

古代制鼓离不开兽皮与陶土。鼓的产生,正是由于原始先民渔猎生活有了剥皮与制陶的技艺。《礼记·明堂位》记载:“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表明在很早的“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器的鼓,它是以陶土为框,两面蒙皮的一种原始打击乐器,也是由日常工具改制演变而成。传说伊耆氏用草编成的鼓槌敲击土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吕氏春秋·古乐篇》说,尧命质用麋鹿皮蒙在瓦缶的口上,用来敲击,也是类似的土鼓。

鼓之应用狩猎、祭祀、军事等用途广泛

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器具。甲骨文中的“鼓”字据说是鼓的正面形象,其上面的“十”,表示鼓上面的装饰;中间的“日”,表示鼓的本身;下面的“山”,表示鼓下面的足。

鼓在殷商时期开始广泛应用,尤其是军旅和宫廷、郊庙祀典的用鼓,已积累了许多不同用途的鼓型,周代是农耕文化进入高度发展的时期,国家专门建立了管理鼓乐的机构,设置了名为“鼓人”的官职,并制定了一套鼓乐制度,将鼓纳入了儒家的礼制规范。据《周礼·地官》记载:“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六鼓,指分(音)鼓、雷鼓、路鼓、灵鼓、晋鼓、皋鼓;四金,指錞、鐲、铙、铎。可见,此时鼓已用作各种用途,如祭祀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分(音)鼓专门用于军事,据《说文》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应用。

鼓之巅峰盛唐时代鼓类首次大汇合

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始终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杜明说,鼓是大俗大雅的乐器,不像钟始终高高在上,“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鼓的结构较简单,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杜明介绍说,中国鼓的品种非常多,建鼓、应鼓、杖鼓、腰鼓等都属汉唐以前的鼓,到了宋、元、明、清,鼓又有很大的演变与创新,加上留存于今天少数民族中的鼓群,真是不胜枚举。

唐朝对于中国各民族的大统一,在文化方面是非常开放的,各地少数民族鼓类随歌舞乐走向长安,加上中原民间的传统鼓类,形成了中国鼓类的第一次大汇合。清、唐九部乐、十部乐中,只鼓类就占了十五种之多,而且大都是新鼓种。

据记载,唐玄宗时期羯鼓风行一时,其状如漆桶,鼓腔以山桑木制作,下置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故又名两杖鼓。唐南卓《羯鼓录》中称其声焦杀鸣烈,名曰“汉震”。唐玄宗李隆基擅长羯鼓、并作了许多羯鼓曲,据说有《色俱腾》、《耀日光》等九十二支曲目。《太平广记》中曾记载,玄宗之侄汝阳王李琎,“姿容妍美”,精通音律,因而备受玄宗宠爱,“琎尝戴砑绢帽打曲,上自摘红槿花一朵,置于帽上。其二物皆极滑,久之方安。遂奏《舞山香》一曲,而花不坠。”可见其打鼓的功力高超。玄宗观后大喜,赐金器,并夸赞李琎“非人间人,必神仙谪坠也”,称其为神仙下凡。

鼓之地位众乐之指挥内涵深远

鼓是远古音乐的核心。古代乐舞开始先要击鼓,表现周武王伐纣的《大武》乐舞,就是在奏乐之前先击鼓,以此警戒众人而使众人先存敬意,此为“先鼓以警戒”。至今民乐和戏曲中都以鼓为指挥,这可说是自古流传的规范。杜明介绍说,鼓在音乐中标示节拍、统一节奏,使众乐器张驰有度、秩序井然,“鼓在音乐中可以表现欢快、沉重、号召等,起到烘托和色彩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乐器,它的功能是其他乐器不能替代的。”

古往今来,“鼓”的用场宽泛,文化内涵更是深远:图腾崇拜时期以鼓为舞;庙堂祭祀、宫廷庆典都离不开鼓人掌教;更夫以鼓报更,军旅以鼓鼓舞士气;旧官衙大堂悬鼓,击堂鼓可以鸣冤;释、道教僧道道场,铙鼓伴作法事;酒令击鼓传花,戏曲鼓板领奏,农事击鼓插秧,围猎以鼓驱兽。鼓常常被编入成语、戏文和故事: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三国名士祢衡“击鼓骂曹”,成为不容遗忘的历史人物;“张飞击鼓古城会”是兄弟情义相知,“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则是大展巾帼风范。

鼓之伴奏钟、磬、铃、锣都是伴鼓击乐

人们往往误以为锣或铙钹就是伴乐的传统打击乐器。其实最初伴鼓的击乐并不是锣或铙钹。原始时代的“击石拊石”,即用石头的敲击,可能产生于“鼓”之前,后来在击石拊石的基础上产生了“石磬”,这些都可能是第一代伴鼓击乐,还有“缸”,即陶器,也属第一代伴鼓击乐范围,可统称作原始击乐。

到了夏代,从陶寺龙山文化晚期墓葬中发现了称之为“铃”的铜质铸造器,这种“铃”是否为当时古代伴奏乐,虽不敢确定,起码了解夏代已有铸铜业。进入商代,钟与铙即成了伴鼓的击乐。钟在当时尚无定制,有挂着敲的、放置在木架上敲的,或握在手中敲的。这时的铙,也与现在的不同,其形制与钟相近。《周礼·地官》:“以金铙止鼓”。郑玄注:“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实际是钟的演变,它们可算是第二代伴鼓击乐。春秋晚期,还出现了一种称作“錞于”的伴鼓击乐。《周礼·地官》:“以金錞和鼓”。郑玄注:“錞,錞于也,圆如锥头,大上下小,乐作鸣之,与鼓相和”,它主要作军旅中号令士卒用。军旅中的铜制伴鼓击乐还有“镯”、“钲”、“铎”和“刁斗”。“镯”非手镯,“形如小钟”,“钲”,又名“丁宁”,也形如小钟,可执秉敲击,行军鸣之。“刁斗”,古代军中炊具,铜质、斗形有秉,白天用来烧饭,夜间伴鼓击以循更。“铎”形如铙、钲而有舌,是大铃的一种。这些都可作为第三代伴鼓击乐。

今天的铜锣约出现在西汉初期,种类繁多。而“铙钹”又称铜盘或镲,据称出自我国云南,南北朝时期伴随天竺乐传入中原。杜明说,锣后来也被西洋乐广泛应用,是西洋乐中唯一的中国打击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