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岳阳楼的对联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岳阳楼的对联,欢迎大家参考!
【描写岳阳楼的对联】
岳阳楼人称中国四大名楼之首,范仲淹一篇《岳阳楼记》更让岳阳楼名闻天下,岳阳楼因其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和范公的忧乐二字名噪天下,其声望远播海内外,世人惊叹: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岳阳楼具体的建造年代已无可考,具体的建楼者更是无从谈起了。不过,它的几个重修者都是相当有名的人物。第一个重修岳阳楼的名人是三国时东吴的鲁肃,当时的岳阳叫做巴丘,他将这座位于西门上的城楼重修,用来检阅和训练水军。到了唐朝,任中书令,封燕国公的张说被朝廷贬谪到了岳阳,便在鲁肃阅军楼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和改建,并正式定名为岳阳楼。北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被贬谪到这里来,他来到这里的第二年,便集资重修了岳阳楼,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他自己也填了一阕词,并将一幅画有岳阳楼和洞庭湖的山水寄到了千里之外的邓州,要他的老朋友,贬谪在那里做知州的范仲淹写些东西。
仲淹拿到画后,感慨万千。不久前,他刚刚因为主持“庆历变法”失败而被贬谪,正有千言万语要说,同时也想安慰一下同被贬谪的老朋友滕子京,于是借此机会,唰唰点点,一气呵成,将心中所感都溶在这三百六十多个字里,字字铿锵,声声入耳,于是,《岳阳楼记》便在邓州诞生了。一生都没有登上岳阳楼一个台阶的范仲淹,却留下了一篇千古流传的楼记,也不知是岳阳楼成就了范仲淹,还是范仲淹成就了岳阳楼,总之,从此以后,这两个名词便再也割舍不开了。范仲淹之岳阳楼,一如崔颢之黄鹤楼、王勃之滕王阁、张继之寒山寺、杜牧之二十四桥……这些精彩的故事,至今让我们津津乐道,恰如一坛老酒,醇香悠久,源远流长。
关于岳阳楼的诗词不可胜记,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陆游、李商隐……就连亦仙亦道,半真半幻的吕洞宾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诗词。如杜甫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些非常著名人物的诗词我们不提了,单是留给岳阳楼的对联,就足以让人品味良久。
对联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寥寥十四字,足可让忠臣义士扪心自问,亦可令奸人掩面而逃……这副对联上联写景,下联写情,情景交融,与范公忧乐相呼应,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可惜不知何人所作。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也为它写过一副对联:
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
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垒,何时能消?
另外,比较好的对联还有,清人王褒生所撰,联语超凡: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许对古人言诗。
清张照所写一联,对仗十分清晰,极是难得:
南极潇湘千里月;
北通巫峡万重山。
还有一个比较搞笑的对子,据说是清代一个秀才所作,对仗工整,确是极好,对联是这样的:
吕道人真无聊。八百里洞庭,飞过来,飞过去,一个神仙谁在眼?
范秀才更多事,五千年乡国,什么先,什么后,万古忧乐太关心!
不过,最著名的恐怕还是清代窦序所撰之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这副楹联是清同治六年两江总督曾国荃重修岳阳楼时,由云南省罗平县文人窦序撰文,湖南省道县大书法家何绍基书写后雕刻的。上联贯穿了岳阳楼的历史掌故,下联写尽了洞庭湖的山川地势,问答慨叹显得情真意切,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