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的来历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爆竹的来历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年节, 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各种民俗事象在这一天竞相展现自己独特的风采。宋代王安石的一首《元日》描写了过年的景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包含了三种春节风俗: 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更换桃符。
关于鞭炮,不少书已经有过详细介绍,它原来是人们用来避邪祛灾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宗懔所载,似乎是承西汉 东方朔《神异经·西荒经》之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身长尺余,袒身,捕虾蟹,性不畏人。见人止宿,暮依其火,以炙虾蟹。伺人不在,而盗人盐,以食虾蟹。名曰山臊,其音自叫。人尝以竹着火中,爆而出,臊皆惊惮。犯之令人寒热。此虽人形而变化,然亦鬼魅之类,今所在山中皆有之。
东方朔所提的,即使有那么一回事,也恐怕只是一种动物而已,后代人以讹传讹,于是爆竹便具有了避邪怯灾的功能。不过,随着落后意识的逐渐淡化,放爆竹一俗,已经很少包含驱鬼成分,而仅仅是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罢了。而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许多大中小城市都开始在 节日禁燃鞭炮了。
文章相关推荐
- 最美好的记忆 11-05
- 月下交响曲 11-06
- 持之以恒是褒义词吗 11-04
- 父爱是一条永不枯竭的河 11-05
- 2017年辞旧迎新的祝福语录 11-04
- 秘密花园读后感 09-03
- 也在做事 09-03
- 交通灯的自述 11-06
- 关于数学宗师华罗庚的作文素材 11-04
- 美食节 09-02
- 一张纸条 11-05
- 关于隐形的翅膀 08-29
- 拼装乐高的乐趣 11-06
- 我是一棵树 11-08
- 2011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08-27
- 生活中的启示 11-07
- 读《时光倒流一万年》有感 08-07
- 至我们终将逝去的童年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