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怎样让猴子不吃香蕉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导语:人跟猴子有两大共性:第一,都有条件反射;第二,都懒于思考。上一代有了条件反射,会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再把它传给下下一代,传不了三代,就成规矩了,就成传统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则相关是哲理故事,欢迎查阅,谢谢!哲理故事:怎样让猴子不吃香蕉
据说科学家们做了一个实验。
第一天,找四只猴子,在它们能看见的地方放一堆香蕉。猴子爱吃香蕉,乐坏了,去抢,科学家立即过来一顿胖揍,揍得猴子吱吱乱叫。
第二天,还是这四只猴子,仍然在它们看得见的地方放一堆香蕉。猴子记吃不记打,又去抢,又挨了一顿揍。
第三天,还是这四只猴子,还给它们备好香蕉,还不让吃,谁吃谁挨打。
如此这般过了半个月,四只猴子形成条件反射了,看见香蕉就怕,送到嘴里都不敢吃了。这时候科学家又找来两只新猴子,让它俩跟四只老猴子生活在一起。您猜怎么着?新猴子只要一吃香蕉,就会挨老猴子的打,打得新猴子也不敢吃香蕉了。
一个月以后,科学家撤走老猴子,留下那两只新猴子,它们不挨打了,可是仍然不敢吃香蕉。科学家又送了一只新新猴子进去,每当新新猴子要吃香蕉的时候,那两只已经不新的新猴子就像过去老猴子打它们一样打新新猴子,直到新新猴子也不敢吃香蕉……
人不是猴子,但人跟猴子有两大共性:第一,都有条件反射;第二,都懒于思考。上一代有了条件反射,会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再把它传给下下一代,传不了三代,就成规矩了,就成传统了,人人在传统面前都懒于思考,都不假思索地当它是天经地义。
据我推测,宋朝陕西吃面条不嚼,豫东农村吃拨鱼儿不嚼,极可能是因为某个或者某几个老祖先在饥饿时代生活了一辈子,天天跟人抢饭吃,终于总结出了“不嚼才能比别人多吃”的妙诀,于是郑而重之地将其传给了后代,后代再将其传给更远的后代,传得越久,越没有人质疑。
后代们未必挨饿,未必要跟人抢饭,可是老祖宗都说不嚼为好,那一定是有大道理的,咱就别叛逆了,也跟着愣吞吧。
- 中外名人励志故事 11-04
- 未来的衣服 11-07
- 涿鹿大战的经典历史典故 11-04
- 写作手法有哪些及其特点 11-04
- 走过,才明白 11-10
- 《草原的早晨》读后感 03-08
- 校园之秋 07-18
- 一辆共享单车的自述 11-04
- 了不起的我 11-06
- 用爱心培育爱心 10-01
- 微笑的书包 11-05
- 成长之路 11-06
- 我成功了 11-10
- 都是粗心惹的祸 11-06
- 最后一堂课 11-10
- 努力*成绩 06-29
- 高尔基的名言 11-04
- 文具妈妈孩子之间的那些事儿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