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作文
素材名人故事作文
“张爱玲式的女子”秋微的故事

“张爱玲式的女子”秋微的故事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秋微,知名作家,主持人。"音乐教父”小虫评价秋微是“内地最具幽默感,最懂生活的女作家” ,著名主持人戴军称秋微是“一个谜一样的女子,一个会作曲,会填词,会写锦绣好文字,会做生意,会开快车,会喝二锅头,唱歌像齐豫;一个生活在21世纪张爱玲式的女子”。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张爱玲式的女子”秋微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张爱玲式的女子”秋微的故事

作为一个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热爱文艺,喜欢表达的“性情中人”,我青春初年的择业选择基本上都受“感受”支配,感受决定一切。

大学毕业之后第一份工作在“滚石唱片”。

滚石当时雄霸华语流行乐坛超过半壁江山,是受到两岸三地文艺青年多年膜拜的超级品牌。

因为工作原因经常要接触艺人,且半数都是一线巨星,少不经事,对世界的看待渐渐变得浮夸。又因为我的确工作非常努力,又有与生俱来的小聪明,很快交游广阔,业绩喜人,公司上下人等对我都不差。时间久了难免恃宠而骄,做所有决定都很随性。

工作才不过一年多,就有种“这个行业已做到头”的自满之感,决定暂别职场去美国游学。说是想学“艺人经纪”,畅想着未来成为唱片业首屈一指的专业人士。

等到了美国,通过对经纪专业粗略的了解,才发现美国演艺业的成熟程度远远超出我对“经纪”的那点认知,基本上那是属于法律范畴的学科,比我一时冲动的决定至少领先且完备了几十年。

没能“衣锦还乡”,有限的存款也快用完了,只能灰头土脸回来重新找工作。

基于在滚石“企宣”的背景和经验,以及我自己的确在创意策划上的热情和天分,我很快找到一份新的工作,在当时最大的 4“张爱玲式的女子”秋微的故事 广告公司 S“张爱玲式的女子”秋微的故事ttchi &S“张爱玲式的女子”秋微的故事ttchi 负责一些非常规投放的品牌。

在那年,帮哈根达斯冰淇淋做一个特别企划,成了我创业和成为写作人的契机。

哈根达斯刚进中国的时候走奢华路线,如果没记错的话似乎当时的广告语主要是“哈根达斯,皇后的选择”以及“哈根达斯是冰淇淋里的劳斯莱斯”。

本着曾经在滚石多个成功企划项目的经验,我对这个定义不太认同。

首先那时候既没有《芈月传》也没有《太子妃》这些热播宫廷戏,大家跟“皇后”这个概念之间没有什么特别的情感连接。另外的一条更加拗口,那是 1999 年,“劳斯莱斯”在国内也不是一个世人皆知的品牌,用一个夹生饭去带动另一个夹生饭显然阻力重重。

因而我力排众议,提出主攻当时方兴未艾的“小资”人群,把消费哈根达斯变成一种“生活态度”。

具体的方法就是写一本讲“生活态度”的书,在推广书的过程中,透过时尚杂志的文章和频繁的线下活动,让小资人群成为哈根达斯主要的拥趸。

公司和客户方同意了这个非主流的推广方式。接下来的问题是,这样的一本软性植入的书,谁来写。

在找了几个作者都无法让对方完全了解我的意图后,我决定自己写这本书,书中的图片由当年在滚石合作过的摄影师宁浩协助完成。

半年之后,我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杂文集《懒得哭》。

由于哈根达斯的赞助和包销,这本书竟然真的在所谓的小资人群中形成了一定的口碑。以至于后来跟我成为亲姐弟的刘同据说也是因为当年看了《懒得哭》才一定要找我帮他的第一本书写序。

哈根达斯对这个结果想必也是满意的,因此把接下来的系列品牌活动也交给我操持。 为了承办哈根达斯的活动,我从 S“张爱玲式的女子”秋微的故事ttchi 辞职,注册了自己的公关公司。

这本书的这个阶段性的结果给了我两个错觉:1. 原来写书是很容易的;2. 原来创业是很容易的。

接下来,我用了之后的十几年,才逐渐发现,原来这真的是错觉。

我的公司主要做高端消费品公关, 核心竞争力有两个:一个是在滚石期间累积的艺人关系。那个时代,要找港台艺人来内地参与活动没有现在那么多渠道,因此这个“人脉资源”在短期之内确实显得十分有效。另一个竞争力是创意企划。然而创意这件事的评估标准就没那么具象了。

并且,个性总是把双刃剑,我的优点和短板是同一个,用好听的话说叫作“跨界”“复合型人才”,用不好听的话说就是目标不明确,定位不精准。

让今天的我给十几年前的自己提出什么建议的话,我会非常严肃地对她说:就你当时这种个性,真的不适合创业。

是啊,我的个性中几乎具备了阻碍创业的全部特征:清高、敏感、特立独行、过分注重感受。

这些元素放在一个艺术家身上,弄得好了,全都加分。 然而这些元素放在一个创业者身上,不仅是自己的不幸,更是合作人的不幸。

道理非常简单,清高的人打骨子里轻视钱财,一个轻视钱财的人还做什么生意。

再来,敏感。敏感是最不利于团队合作的个性特色。

不久前看了一篇乔布斯生前的演讲,题目就是《“张爱玲式的女子”秋微的故事 级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你呵护》。于我的理解即是:“凡事就事论事,在达成结果的前提下个性要在团队中最大限度地有钝性。把‘我’放到最小。”

乔布斯是著名的禅修大师,非常懂得如何让“空性”在产品研发和团队管理中起到最积极的作用。

而我丰沛的感受,和过于鲜明的爱憎,成为创业的最大阻碍。

从 1999 年我开始经营一个公司,撑了十三年,没有发展,没有扩大。

甚至公司多年以来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公司唯一的特点我的员工都像我的亲人,几个人在这儿“很快乐”。

一度我还相当以此为傲。

人总是很习惯给自己找借口,用借口原谅自己的短板,比如我们常常听到软弱的人说自己“善良”;那些喜欢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口号从来都是“我这是为你好”。

我给自己的借口也很冠冕,自诩“有情怀,没贪图”。

忘了创业中另一个重要内容:一个创业的人有义务让你团队的人过得更好,跟你共同进步。

在创业同时,我还必须要拿出一部分时间主持,一部分时间写作,结果就是,三件我喜欢的事,都因为不够专注而未能达到我内心预期的目标。

重点是,这个过程,是一个工作量极大,非常辛苦,常年把自己累得半死,然而事倍功半的过程。

与此同时,“公关公司”这个行业由于门槛低,技术含量不明显, 开始进入靠压低成本打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中。

终于,我在对这个行业完全失去兴趣的时候,破釜沉舟,结束了公司经营,以赌一把的心情用了近一年时间专心写作。

就 在 第 二 年, 我 的 长 篇 小 说《 莫 失 莫 忘》 创 造 了 二十万的销量,超过之前十本书销量的总和。

在那个时候我才想明白一件事:当一个人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再去做其他领域的尝试时,叫作“跨界”,而一个人同时在几个领域忙活 ,那就叫瞎忙。

媒体结构和供需关系在这几年中发生着巨变。我对我自己最大的感谢是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坚持两件事:一,不断自省;二,不断学习。

不久的将来,我又将会回到“创业”的行业中——在调整心态,总结教训之后。

一个人要做好一件事,有一半要善用自己的强项和优点,另外一半是如何认清自己的短板,有计划地自我完善。

我的一位挚友对我说过一句话:“作为一个律师,对我来说一切没有结果的事都是败诉。”

这句话成为我预备创业的座右铭,也送给像我一样生来就是性情中人并打算创业的艺术家和文艺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