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成语故事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导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可堂堂正正地守大节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也不愿苟且保全性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汉字书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汉语注音】: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成语出处】:唐.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初永(元景安父)兄祚袭爵陈留王,祚卒,子景皓嗣。天保(齐文宣王帝高洋年号)时,诸元帝世近者多被诛戮,疏宗如景安之徒,议欲请姓高氏,景皓(元景安堂兄)曰:‘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景安遂以此言白显祖(指高洋),乃收景皓诛之,家属徙彭城,由是景安独赐姓高氏。”
【成语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思】:宁:宁可、宁愿;玉碎:比喻为保持气节而牺牲;瓦全:比喻不顾气节苟且偷生;指宁做玉器被打碎,也不做陶器被保全。比喻宁可堂堂正正地守大节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也不愿苟且保全性命。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近义词】:坚贞不屈、宁死不屈;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反义词】:苟且偷生、屈身丧志、忍气吞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故事】
公元550年,东魏丞相高洋夺取了孝静帝皇位,第二年高洋又毒死了孝静帝及其三个儿子,斩草除根灭掉了东魏,从此,北齐代替了东魏。有一天出现了日食,飞扬跋扈的高洋担心这是一个不祥之兆,他害怕自己的皇位保不住,于是就问亲信:“从前西汉末年王莽夺取了汉朝天下,为什么后来光武帝刘秀又能夺回去呢?”亲信随口回答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因为他没有把刘氏宗室人员斩尽杀绝。”于是高洋大开杀戒对元氏的大臣和近亲全部处死。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非常害怕,他们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认为当前为了保全性命,请求高洋准许他们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听说后气得怒发冲冠,他拍案而起责问元景安:“怎么能用抛宗改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啊!”结果元景安卑鄙地把元景皓的话告诉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并处死了元景皓。元景安告密有功,高洋升了他的官并赐他姓高。但最后北齐王朝摇摇欲坠的政权过了十八年也寿终正寝了。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例句】
刘绍棠《花街》:“宁可玉碎,不为瓦全,无耻苟活,生不如死。”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跟他们拼到底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造句】
采取一个是非分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政策,会把我们的利害关系都置于情绪冲动之下。
藏獒对家园有强烈的保护意识,对家人忠心耿耿,为了保卫家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具有牺牲精神。
- 今天,母亲节 09-30
- 哲理故事:县令巧“赔”衣 11-04
- 品石榴 11-08
- 第一次照看妹妹 11-09
- 我想养小狗 11-10
- 珍惜时间珍惜童年——读《童年》有感 07-18
- 铁中铮铮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11-04
- 听雨 11-06
- 窗外 11-06
- 做值日班长 11-05
- 将心比心 08-29
- 大自然的声音 11-06
- 家乡的春节 08-15
- 阳光下运动 11-09
- 本来我可以说声对不起 11-06
- 《冲出亚马逊》的观后感 08-02
- 望庐山瀑布 08-28
- 读空空的牛肉汤有感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