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作文
素材高考素材作文
《咬文嚼字》高考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咬文嚼字》高考素材挖掘与写作运用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导语:《咬文嚼字》:公布2016十大流行语 “洪荒之力”排名第一,下面是好学生作文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写作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素材挖掘:

【素材清单】

朱光潜先生赋予成语“咬文嚼字”以新义,揭示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本质,指出了推敲语言文字的根本途径,阐明了文学艺术进步的关键所在。深刻地揭示了文字与思想感情密切性,运用充分的典型事例加以细致解说,使道理深刻,发人深省。

【写作素材】

1、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涵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2、在现代汉语里,-咬文嚼字。并不是一个褒义词,它用来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意精神实质。而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却借用这个词语来提倡“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治学精神。

3、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朱光潜先生说:“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这虽然是对语言工作者的谆谆教诲,其实,对从事任何工作的人来说,也都具有指导意义。只有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才能使事业逐渐达到完美。

4、朱光潜先生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因为文字的微小改动与调整都影响到思想感情的表达。

5、《咬文嚼字》中,朱先生具体阐释了联想的意义和用法,并以生动事例给我们的写作点明了途径。他说:“无论是习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

6、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去做。”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着眼现在、脚踏实地的洽学精神的体现。

7、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对郭沫若,对王若虚,对韩愈,尽管他们都是名人,但朱光潜不盲从,发表了与他们不同的见解。郭沫若也是一位语言大师,当有人提醒他用“这”比用“是”要好时,他就不假思索,把这种修改方法移用到其他的文句上,这说明郭并未明白这种改法的道理。朱光潜先生纠正了他的说法。尤其韩愈对“推敲”的意见,似乎成了定论,获得许多人的认同,对此,朱先生并没有因为用“敲”比用“推”好的提出者是韩愈就轻易同意大家都认同的观点和看法,而是进行一番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提出相反的看法,发表了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增添了搅扰。”朱先生对文字和文学的探讨和研究正是于这种不迷信先哲、名人和权威,打破了常规的思维刁惯,才会有如此独到的发现和创新。

8、(1)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刘勰《文心雕龙》(2)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3)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4)诗赋以一字见工拙。——苏轼(5)求得一字稳,耐褥三更寒。——欧阳修(6)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方干(7)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一曹雪芹

【素材激活】

遨游美学海洋的朱光潜

他大名鼎鼎,但毫不起眼,身材矮小,穿一身深蓝色咔叽布中山装,踏一双布鞋,像图书馆的一个老员工。他满头银发,高悬在上,露出一个宽大的额头,几乎占了半个脑袋。他步履稳健,全身透出凝重肃穆之气。

他在美学领域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取,辛勤耕耘了五十多个春秋,几乎涉猎了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和审美哲学等各个领域。在每个领域都有许多独到深刻和发人深省的见解。他的学术生涯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美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他的学术道路本身就是一笔精神财富。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令。在译著这方面,他以一种沧桑,一种智慧,一种提升,一种解脱的文笔去翻译,因为是翻译,有了可以掩饰得很好的自傲,以及这一切背后“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寂寞,加以黑格尔氏特有的弥纶群言吞吐八荒的气势,遂造成了他别致的译笔。正是由于他的辛勤努力和精湛研究,才使得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呈现出多角度、多侧面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在学术和思想上神游八极,在个性行为上却是韬光养晦,洁身自好,不喜张扬。他的精神人格之所以值得景仰,并经得起推敲,就在于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他只专注于学术,心无旁骜。作为学者.他最突出的精神品质是“毅”与“勤”,他的精神品格常常使我想起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他终生推石上山,周而复始,永不停歇。

在美学理论王国里,他是一个矜持、肃穆、有尊严的“王者”,他不仅是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而且是中国美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一座桥梁。他就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的朱光潜。

写作运用: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实,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咬支嚼芋”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朱光潜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他提倡“嘧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情感的透彻、凝练、创新人手。此素材适用于与“联想”“

上述素材可以应用在“办戒浮躁”“严谨治学”“习惯”“追求卓越”“刻苦自励”“努力创新”“联想”“推敲”“严谨““准确”“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盲从”“思考”“怀疑”“发现”“态度”等相关话题、材料和命题作文中。

角度一::阐述与“严谨”“准确”相关的话题。

《咬文嚼》中作者从文字、词语的表层人手,指出句式的变化、文字的增删、词语的选择,这些可见的语言现象背后带动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语言外表的锤炼反映作者(或者读者)思想内核的锤炼,强调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并激励读者在阅读和写作中“逐渐培养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角度二:忠与孝阐述与“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相关的话题。

《咬文嚼字》中作者举了郭沫若“一字之师”的事,从另一个角度也告诉我们,不管你地位多高,名望多大,知识积累多丰富,都应该树立“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的学习态度。

运用范例

1、朱光潜先生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性,在课文中选用若课文中选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的谨严精神,以及必须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时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表达出来。

2、好句不厌百回改,妙语多从锤炼来。杜甫的“新诗改罢自长吟”,贾岛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孟郊的“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卢延让的“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无不诠释着美言妙句背后诗人锤炼语言的艰辛,也许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看来,要创作出足以“泣鬼神”的佳句,还真得进行一番“咬文嚼字”。

3、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写作也一样,要写出绝妙的佳作,就得全力以赴,用心为之。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中独辟蹊径,充分利用联想和想象,有理有据地分析“推”和“敲”对全诗意境的不同作用。强调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表现的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情感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李清照的词精妙无比。这不仅因为她有过人的才气,而且因为她对写作的热爱使得她的心与词紧紧融合在一起了,她是用“心”去写每一首词的。我们读过她的《醉花阴》,那一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真可谓绝世妙语。如果李清照不是用她那特有的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全神贯注地陶醉于词的意境中的心去创作,她怎能只用寥寥数字,就把一幅黄花满地,冷落清秋,伊人自怜,独自哀叹的画面如此生动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呢?还有李煜,如果他不是用“心”写作,那么哪里还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感动读者呢?如果海明威不是用“心”写作,恐怕世上也不会有人记得《老人与海》《战地钟声》了吧!众多名人的作品之所以流芳百世,千古传诵,就是因为这些作品是作者用“心”而作的,具有顽强的艺术生命力。因此,要写好文章最重要的就是要用“心”去写。

莫里哀说过:“我的诗宁愿让一个读者读一千遍,也不愿意让一千个读者只读一遍。”许多人想成为作家,并且是知名作家,希望自己的作品赢得人们的喜爱,然而成功者却总是不多见。大多数人之所以不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的文章是属于“一千个读者只读一遍”的。这些文章往往词藻华丽,乍一看很优美,细读之下却毫无深意,或者虽有点儿哲理,却不足以使人“读一千遍”,没有那种“久读味弥笃”的感觉。写这样的文章,关键在于作者没有用心去观察、发掘生活,把自己与作品脱离开,而不是用心与情来倾吐描绘。这样的文章就像一个没有灵魂没有血肉的躯壳,苍白而没有生命力。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却正好与之相反,作者深邃的笔端溢出历史的沧桑,平凡、朴素的语言蕴含丰富的哲理。读第一遍给你的感觉也许是震撼,读第二遍给你的感觉也许就是想要落泪。反复咀嚼同一句话,给你的感觉竟截然不同。这不能不说余秋雨教授高人一筹。然而归根到底,还是他对文化,遗产的拳拳心与眷眷情,使文章达到了让一个读者读一千遍也不厌的境界。可见,用“心”与否关系到作品的生命力,要使自己的文章有生命力,就得用“心”去写。

莘莘学子,并不都想当大作家,但是写好作文的想法是一样的。平时的习作固然不是旷世奇作,不可能千古传诵,但是我们也应该用“心”写好它,不为别的,只为自己的心声能真切地吐露出来,只为使自己更了解自己,使别人更了解自己。(《用心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