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不分伯仲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导语:在中国文明五千年和汉语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历史典故璀璨夺目,蔚为壮观,它是文明的积淀,汉语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瑰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历史典故不分伯仲,欢迎大家阅读!历史典故:不分伯仲
傅毅与班固都是东汉有名的文史学家,均为扶风郡人,经历也极为相似,班固16岁时到洛阳太学求学,与傅毅成为同学,一起在太学中崭露头角。永平五年(62年),班固迁为郎,典校秘书,二人又在洛阳相遇。
汉明帝时期,神雀群集,明帝要求百官作《神爵颂》,班固、傅毅献赋,均得到了汉明帝的称赞,平分秋色。在反对迁都长安问题上,班固作《两都赋》,傅毅也作了《洛都赋》、《反都赋》。汉章帝即位后,召傅毅为兰台令史,二人又成了同事。傅毅作《显宗颂》十篇,显于朝廷,班固心中颇有不平,在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讥讽傅毅“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引出了“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千古话题。
汉和帝时期,窦宪任车骑将军,请傅毅为主记室。不久,窦宪升大将军,又以傅毅为司马,班固为中护军。至此,二人又成为同僚,均作《北征颂》歌颂窦宪北伐的功绩。在幕府中,班固和傅毅受到了窦宪的重用,希望有朝一日成就功名。不久,傅毅去世,班固也在永元四年,因窦宪谋反案受株连,死在狱中。
傅毅作为东汉的文史学家,为世人交口称誉,与班固不相上下。王充在《论衡》中记载了当时人们的评价:“是以兰台之史,班固、贾逵、杨终、傅毅之徒,名香文美。”三国时期,曹丕在《典论》中也说:“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文章相关推荐
- 形容漫天飞雪的比喻句 11-04
- 毕业感言 11-08
- 绿豆发芽观察记 11-10
- 棉花糖悄俏语 08-25
- 记忆的暖流 11-05
- 秋叶 11-07
- 我的座右铭 11-07
- 小木船续写 07-18
- 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六年级 11-06
- 我们的新老师 07-18
- 心意 08-01
- 美味的小吃 07-26
- 关爱自然 10-25
- 坚持话题作文800字 11-06
- 2017关于人身安全的名言警句 11-04
- 那人·那酒·那诗 11-05
- 环境 08-07
- 难忘的第一次 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