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桑树抵罪的哲理故事
时间: 11-04 来源:网络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是北宋名臣,人称“布衣宰相”。在襄城任知州时,他发现百姓的生活穷困,于是想找出办法改变现状。经过考察,他发现襄城适宜种桑养蚕,织成丝绸后价格不菲,便发布政令,号召百姓种桑树。
可政令发出了很久,范纯仁也没看到百姓种桑树。原来,当地百姓世代以种田为业,习惯了老守田园,不想求变。尽管政府再三鼓励,仍没人愿意去种桑树。范纯仁不愿靠强制措施逼迫百姓,便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种桑树代替处罚。他命人贴出公告,写上:罪行较轻的罪犯可以用在家中种桑树代替坐牢,所种桑树的多少根据罪过轻重而定,并按所种桑树的生长情况,予以减罪或免罪。
公告贴出后,许多罪犯为了减罪纷纷在家种桑树,继而用桑叶养蚕、用蚕丝织布……几年后,养蚕、织布的风气在襄城流行起来,许多百姓因此脱贫致富。因为范纯仁是以著作侍郎的身份来此任知州,百姓便把桑林称为“著作桑林”。
怎样把政令推行下去是一门学问。许多时候,以强制的方式推行政令,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而变通一下方式,巧行政令,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相关推荐
- 那一刻我笑了 11-06
- 金钱 07-18
- 春节趣事 08-25
- 春天的感悟 11-07
- 较短的优美拟人句摘抄 11-04
- 捕捉幸福 11-05
- 寻梦环游记观后感 11-06
- 给他人一点阳光 11-06
- 赶路 11-06
- 语文吸引了我 11-04
- 捉襟见肘的历史典故及成语意思 11-04
- 要心存感恩的排比句摘抄 11-04
- 描写马的经典谚语 11-04
- 一张旧照片 08-29
- 父爱如山 11-06
- 吊兰 11-04
- 历史名人孟子被称为“亚圣”的故事 11-04
- 饺子会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