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新解
时间: 02-19 来源:网络
晚上,写完课外阅读笔记,发现有一块“空地”,“荒”了怪可惜的,于是提笔画了几根小草,妈妈看见了,说:“你的老师能写会画,在他面前‘班门弄斧‘,岂不让人家笑话!”听了妈妈的话,我不禁浮想联翩。
“班门弄斧”这个典故是比喻在比自己高明的人面前卖弄本领,自古以来都是贬义的。
由此,我想到:学生们学习本领,总会遇到各种难题。假如如老师斥道:“学习乃人生大事,休要逞强!”学生也很“谦逊”,不再进取,那科学技术怎么能发展到今天这样先进的水平?向老师学习,并非“班门弄斧”。即使弄几下斧,求教于他人,有什么不好?因此而多学一些本领,又有什么不对?如果永远不敢“班门弄斧”,人类可能还在吃生肉,披树皮。敢于“班门弄斧”,正是求教的开始。
它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事物总是发展的,后代总是胜于前代的,有许多人在“班门”前大“弄”其“斧”;
青年数学家陈景润,就是在着名数学家华罗庚面前“弄斧”,为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取得优异成绩;
工人作家宗福先,就是在戏剧大师曹禺门前“弄斧”,写出了话剧《于无声处》,轰动了全国。
我们不要怕“班门弄斧”,而要积极的去“班门弄斧”。
文章相关推荐
- 扳手腕大赛 11-04
- 早教机 08-01
- 真正的英雄 07-18
- 铃儿和樱儿第一章:糖果屋(共十章) 08-30
- 瓦尔登湖读后感 11-05
- 感动 11-06
- 人生的山顶 11-06
- 2019国庆大阅兵观后感 11-10
- 唉,当个小孩不容易 07-26
- 最好的朋友老爸 11-04
- 《鲁宾逊漂流记》读后感 08-07
- 雷锋助人为乐的感人故事 11-04
- 我和书的故事 11-05
- 我的妈妈 11-06
- 即使翅膀折断还在飞翔 11-04
- 我最佩服的人 08-27
- 游石林 09-22
- 马虎一词的来历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