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才能开来
时间: 11-09 来源:颜子钰
常言道:做人不能忘本。”那么,何为本?本是每个人存活于世的根本准则,是一个民族,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以强大的生命力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优良传统,积淀着我们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它融于炎黄子孙的血脉里,永远无法抹去。
这样的根本,却被很多人忽视,甚至忘记。难道无须铭记,应该摒弃?不,必须守护好它,而且只有继往开来,才是最好的守护。
近年来,孔子学院风靡欧美国家,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尝试探索古老中国的奥秘。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头汲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炎黄子孙、更是世界民族存活于世的根本准则。为政以德”先事后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古人的言行标准在如今社会亦有典范作用。在那些传统经典中,一字一句都饱含着人生的哲思,教我们懂得如何更好地为人世处事。
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在历史的画卷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不只是星星之火,更带了文化自信,巩固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正是它所焕发出的强大生命力,中华儿女才能紧紧凝作文聚,国家方能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华夏民族因而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离不开传统文化,且更应深刻地把握其中的精髓。
从商汤《盘铭》苟日新,又日新”之语,到《诗经·大雅》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革新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基因,且时时自我践行。然而当下,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了我们必须面临的一大问题。且看那传统文化热”的兴起,诞生了一批所谓的女德班,自称推行圣贤教育”,却盲目照搬传统文化,看似传承,实际是对中华文明的扭曲和臆造。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有精华,亦有糟柏,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柏”。我们应尽可能地系统学习史书典籍,因为它们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我们要学会真正理解中华文明的深沉内涵,明辨中华文明中的精华和糟柏、不全盘肯定、否定,抑或不加甄别地接受与拒绝。要立足时代,要以人为本,革除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落后的部分,同时也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人民生活的和谐共生。只有如此地继往,方能牢牢继承中华文明;只要如此地开来,中华文明必能焕发新颜!
- 生命是什么的排比句集锦 11-04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08-24
- 记一场难忘的接力赛 11-05
- 关于冬天来了的比喻句 11-04
- 粽子的自述 11-06
- 这样的人让我感动 11-06
- 家风家训 11-04
- 毕业论文文献格式 11-04
- 这就是我的家 11-06
- 我长大了 11-05
- 激烈的足球比赛 11-06
- 读《匆匆》有感 09-09
- 家乡景色 06-10
- 《野兽出没的地方》读后感 08-03
- 迷人的秋天 11-05
- 愚不可及还是矢志不渝——《愚公移山》读后感 07-18
- 第一次溜真冰 09-02
- 有你真好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