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润了华年
时间: 11-06 来源:高馨元
巷陌间,木樨芬芳
客岁仲秋,我信步青墙黛瓦间,窗楹如许,雨花时坠。微风曳着衣袂匆匆而过,细雨如织,无声湿桂花。抬眸,已是月上柳梢头。
忽闻身后一声闷响:扑通”回首,却见一位魁梧的挑夫重重跌落在地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足着布屣,装束与时代格格不入。他呆愣了顷刻,〃唉〃地长叹一声,继而挣扎着起身,腿脚却不听使唤地颤抖着,终是徒劳无功。他神色困窘而慌乱,手足无措,宛若一个无助的孩童。他饱经风霜的面颊沟壑纵横道道皆是岁月之犁的痕。
众街坊见状,匆匆上前,七手八脚地扶他起身。我亦步上前去,方才发现他身后扁担欹斜,月饼散落一地。邻人皆帮忙捡拾,月饼很快被拾进担子里。那挑夫怏怏地,愁云阴翳笼罩着他面容。几个妇女围上前关切地询问,才知他是给点心铺配送月饼的人。
所幸,没碎多少。”无妨,只是包装纸湿了些。”众街坊纷纷安慰道。善意于如烟细雨中氤氲,木樨愈加馥郁。
那挑夫讷讷点头,眉目间终究难掩失落之色。依我看呐,这月饼跌落在咱这桂花巷,定是和咱有缘!过节了,家家都得买月饼,再好的月饼,不也还是要咬碎下肚么?大家若方便,就买上个一两斤。我瞧这月饼蛮香的,就先来两斤,给我这老婆子解解馋儿!”一位古道热肠的大婶见状,如是笑道。大婶的提议得到众街坊的热烈响应。我亦买了几块是糖桂花馅的。霎时,硬币的叮当声流淌在巷陌间破碎的,是月饼;圆满的,是人心。
那挑夫老牛般的大眼里盈满了浊泪,不住点头,连声道谢。他面向众街坊,郑重其事地深鞠一躬,继而挑起担子,蹒跚离去。我方才发觉他似乎腿脚不便。一条扁担,两头迢迢,一头为劳碌之辛酸,一头为受助之温暖;一头为生计之重量,一头为木樨之芬芳。
流云提着裙裾默默驻足,细雨如织,无声传佳话。我浅尝月饼,似有木樨花于味蕾绽放芬芳的,是木樨;温暖的,是人心。
且让那芬芳永驻。
为生命让路
曾几何时,暂居乡下。仲夏,农忙,麦浪滚滚。
邻家有女,唤作招娣雀斑,厚唇,跛脚,生作文得丑陋。迟钝,寡言,口吃实在不讨人欢喜。孱弱而枯瘦的身躯,活似庄稼地里一棵干瘪的麦穗,农人皆厌弃。旧岁,邻人家中如愿以偿添一子,招娣的境遇,便愈加令人怜惜了百亩麦地,她是被遗忘的那一穗。
平素,招娣便跛着脚饲鸡,饮牛,喂猪乏了,便蜷在村后的老树旁,守着她唯一的一方荫庇。她常凝神盯着盘虬的根系,兀自絮语,偶然可捕捉到她眼底转瞬即逝的笑意。
午后,闷热,天欲雨。
村中几个顽劣的"刺儿头"竟罕见地未寻衅滋事,而是饶有兴味地蹲在一起,拿塑料瓶倾倒着什么。‘不’招娣声嘶力竭地吼,几欲落泪。她手忙脚乱地驱赶着那些孩子,却终是势单力薄,寡不敌众,难奈他人何。那些孩子无动于衷,有恃无恐,甚至恶语相向。她孤军奋战的背影,有几分可笑,几分悲壮,几分英雄末路的意味。
见状,我忙上前,替她逐散了那些"无赖之徒"。我轻抚她单薄的肩头,询问原委。
天要要下下雨,蚂蚁要要搬搬家,不不然会死,快快让让他们走!”她艰难地吐出这句话,面颊涨红,额上爬满豆大的汗珠。我呆愣着滞在原地。她见我不动,急切地拽着我闪到一旁,此时我才发觉地上有成群结队迁家的蚂蚁。心下了然,许是那些顽童持汤沃灌,伤及蚂蚁,她才如此失态。
我回首望向招娣,心头微动,蓦忆及周国平的如是文字: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恍然间,那棵枯黄干瘪的麦穗化作善之花,亭亭于尘世倾吐芳华,缄默,美丽,遗世独立。
且让那良善永葆。
何谓善?善,是源远流长而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核,任何专家学者皆可著书立说。但皆不及真实的故事,触手可及,动人心魄。善,可以载于典籍,但远不能止于典籍那些向善行善的人、事,皆是"善"最好的诠释。
善若春风化雨,虽润物无声,但岁月留痕。雨果曾言:‘善良的心是太阳’,温暖了尘世;而今我道:‘善良的心是雨露’,润泽了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