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铫
- 拼音diào,yáo
- 首字母d
- 部首钅
- 注音ㄉㄧㄠˋ,ㄧㄠˊ
- 部首笔划5
- 总笔画11
- 繁体字銚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86五笔QIQN
- 98五笔QQIY
- UniCodeU+94EB
- 四角号码82713
- 仓颉XCLMO
铫的书写笔顺
1丿
撇
2一
横
3一
横
4一
横
5𠄌
竖提
6丿
撇
7丶
点
8㇀
提
9乚
竖弯钩
10丿
撇
11丶
点
铫的基本解释
● 铫 (銚) diào ㄉㄧㄠˋ ◎ 煮开水熬东西用的器具:铫子(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沙铫。药铫儿。● 铫 (銚) yáo ㄧㄠˊ ◎ 古代一种大锄。 ◎ 姓。
铫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铫 銚 diào 〈名〉 (1) 〈方〉∶铫子 [a pot for decocting herbal medicine or heating up water]。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形状像比较高的壶,口大有盖,旁边有柄,用沙土或金属制成。如:沙铫儿;药铫儿 (2) 另见 yáo 基本词义◎ 铫 銚 yáo 〈名〉 (1) 一种带柄有嘴的小锅 [small cooking pan with handle and sprout]。如:铫盏(即铫子。又叫铫铛) (2) 大锄 [farm implement] 耕考必有一耒、一耜、一铫。——《管子》 (3) 又如:铫耨(铫和耨。种田的用具) (4) 另见 diào
铫的汉语字典
[①][yáo][diào][《廣韻》餘昭切,平宵,以。][《廣韻》徒弔切,去嘯,定。]“铫1”的繁体字。(1)大锄。(2)一种带柄有嘴的小锅。(3)碗。(4)(今读diào)见“銚子”。(5)古国名。(6)姓。东汉光武帝时有铫期。见《後汉书》本传。[②][qiāo][《集韻》千遥切,平宵,清。]亦作“鑃1”。“铫2”的繁体字。通“”。锹锸之类。[③][tiáo][《集韻》田聊切,平蕭,定。]“铫3”的繁体字。(1)矛。(2)见“銚3”。[④][yào][《集韻》弋笑切,去笑,以。]“铫4”的繁体字。
音韵参考
[平水韵]:下平二萧·去声十八啸[粤 语]:diu6
铫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銚;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328第06【唐韻】以招切【集韻】【韻會】餘招切,𠀤音遙。【說文】溫器也。【廣韻】燒器。【正字通】今釜之小而有柄有流者亦曰銚。 又【揚子·方言】𥁄,宋楚魏之閒,或謂之銚銳。 又【說文】一曰田器。 又姓。【後漢·銚期傳】銚期,字須况,潁川郟人。 又國名。【前漢·禮樂志】銚四會員十二人,齊四會員十九人。【註】銚,國名。音姚。 又【馬融·長笛賦】剺櫟銚㦎,晢龍之慧也。【註】皆分別節制之貌。 又【集韻】千遙切,音𣂀。臿也。【詩·周頌·庤乃錢鎛疏】世本云:垂作銚。宋仲子註云:銚,刈也。然則銚刈物之器也。【釋文】銚,七遙反。【莊子·外物篇】銚鎒于是乎始修。【註】銚,七遙反。削也。能有所穿削也。又他堯反。 又【廣韻】吐彫切【集韻】他彫切,𠀤音祧。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徒弔切,音調。燒器。【集韻】或作鑃鑵。 又【集韻】他弔切,音糶。義同。 又弋笑切,音燿。與𦾺同。𦾺芅,草名。【爾雅·釋草】長楚銚芅。【註】今羊桃也。或曰鬼桃。葉似桃,華白,子如小麥,亦似桃。○按釋文銚,音姚,與集韻音異。 又【集韻】田聊切,音迢。長矛也。【呂氏春秋】長銚利兵。考證:〔【詩·周頌·痔乃錢鎛】〕 謹照原文痔改庤。
铫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