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学习吧
查字典
j开头拼音
拼音jie的汉字大全
揭的拼音意思组词笔划部首成语有那些
汉字
拼音jiē
首字母j
部首
注音ㄐㄧㄝ
部首笔划3
总笔画12
繁体字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86五笔RJQN
98五笔RJQN
UniCodeU+63ED
四角号码56027
仓颉QAPV

揭的书写笔顺


1
2
竖钩
3
4
5𠃍
横折
6
7
8丿
9𠃌
横折钩
10丿
11
12
竖折/竖弯

揭的基本解释


jiē  ㄐㄧㄝˉ ◎ 把盖在上面的东西拿起,或把粘合着的东西分开:揭锅。揭幕。 ◎ 使隐瞒的事物显露:揭露。揭发。揭底。揭穿。揭短。揭晓。 ◎ 高举:揭竿而起。 ◎ 标示:揭橥(zhū)(本是作标记的小木桩,引申为标志。亦作“揭著”)。揭示。 ◎ 扛,持。 ◎ 姓。

反义词

英文翻译

expose   show up   take off   tear off   uncover

揭的详细解释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jiē  〈名〉 标志 [mark;sign;symbol] 峨嵋为泉阳之揭。—— 郭璞《江赋》词性变化 jiē  〈形〉 (1) 高亢 [roaring]。如:揭天(声音高入天际);揭调(高调);揭孽(很高的样子) (2) 揭揭 [slender; ride fast] (3) 修长的样子。 (4) 疾驰的样子。如:车马揭揭 ◎ jiē  〈动〉 (1) (形声。从手,曷声。本义:高举) (2) 同本义 [raise] 揭,高举也。——《说文》 西柄之揭。——《诗·小雅·大东》 修剑揭以低昂。——张衡《思玄赋》 揭其剑。——《战国策·齐策四》 揭竿为旗——汉· 贾谊《过秦论》 两竿夹接。——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揭厉(高举而扬厉之);揭鸡肆赦(在高竿上树起金鸡,宣布大赦) (4) 肩负;担;扛 [carry] 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庄子·胠箧》 (5) 又如:揭箧(把箱笼扛走;比喻全部抄袭他人文字) (6) 披露;发表;公布 [announce; publish; disclose] 会闱揭晓,名次群英。——李昌祺《前灯余话》 (7) 又如:揭条(揭桃。揭调,揭露别人的短处);揭旧书(方言。揭老底);揭极(揭发恶性的报告);揭参(揭发弹劾);揭黄(用黄榜公布);揭载(刊登;发表);揭贴(张贴) (8) 掀起; 拿开 [take off] 揭水指路。——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一个客人便去揭开桶盖。——《水浒传》 (9) 又如: 揭白(旧时人死后,请画师给死人画像。首先要揭去死人脸上蒙的白纸,故名);揭地掀天(翻天覆地) (10) 露出;向上翘 [turn up] 颠沛之揭。——《诗·大雅·荡》 唇揭者甚齿塞。——《战国策》 (11) 借债 [borrow]。如:揭借(借);揭债(借债);揭折(抵偿,折还)

揭的汉语字典


汉语字典

[①][jiē][《廣韻》居竭切,入月,見。][《廣韻》居列切,入薛,見。][《廣韻》渠列切,入薛,羣。][《廣韻》丘謁切,入薛,溪。][《廣韻》其謁切,入月,羣。]亦作“掲1”。亦作“担2”。(1)高举。(2)高亢。(3)担;负。(4)持;拿。(5)显露;揭露。(6)指公布;发表。(7)掀起;拉开。(8)标帜。(9)向上翻。(10)今方言中亦谓翻地。(11)借债。(12)揭帖的简称。(13)小木桩。(14)见“揭揭”。(15)汉字书法术语。(16)同“藒”。参见“揭車”。(17)姓。唐有揭镇。见《续通志·氏族八》。[②][qì][《廣韻》去例切,去祭,溪。](1)提起衣服。(2)通“愒”。休息。

音韵参考

[上古音]:月部見母,kiat[广 韵]:去例切,去13祭,qì,蟹開三去祭B溪[平水韵]:去声八霁·入声六月·入声九屑[国 语]:jiē[粤 语]:kit3[闽南语]:kiat4,khe3

揭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手字部】 揭;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444第05【唐韻】【集韻】【韻會】𠀤居謁切,音訐。【說文】高舉也。或作𢶆。 又【唐韻】基竭切【集韻】【韻會】丘傑切,𠀤音朅。義同。或作担。又作拮。 又與偈通。車疾貌。【王應麟·詩攷】韓詩,匪車揭兮,見漢書王吉傳。 又【唐韻】渠列切【集韻】【韻會】【正韻】巨列切,𠀤音傑。與𢷒同。或作搩。【增韻】舉而豎之也。【前漢·𨻰項傳贊】揭竿爲旗。【張衡·西京賦】豫章珍館,揭焉中峙。 又擔也,負也。【戰國策】馮煖于是乗其車,揭其劒。【史記·東方朔傳】數賜縑帛,擔揭而去。 又姓。【前漢·功臣表】安道侯揭陽定。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其謁切,音碣。亦擔也。 又長也。【詩·衞風】葭菼揭揭。 又【集韻】【韻會】𠀤語訐切,音钀。義同。 又【唐韻】居列切,音孑。揭起也。【詩·小雅】維北有斗,西柄之揭。又【大雅】顛沛之揭。【傳】揭,見根貌。【疏】樹倒故根見。【戰國策】唇揭者,其齒寒。【註】揭,猶反也。 又啓事。今日揭帖。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去例切,音憩。亦高舉也。 又褰衣涉水,由膝以下也。【詩·邶風】淺則揭。【爾雅·釋水】揭者,揭衣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涉冰揭河。 又【集韻】其例切,音偈。揭陽,縣名。【前漢·地理志】南海郡揭陽縣。 又丘言切。與攑同。亦舉也。 考證:〔【司馬相如·子虛賦】涉冰揭河。〕 謹照原書子虛賦改上林賦。

揭的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