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釤
- 拼音shān
- 首字母s
- 部首釒
- 注音ㄕㄢ
- 部首笔划8
- 总笔画11
- 繁体字釤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QET
- 98五笔QET
- UniCodeU+91E4
- 四角号码82122
- 仓颉CHHH
釤的基本解释
● 釤 shān ㄕㄢˉ
釤的汉语字典
[①][shàn][《廣韻》所鑑切,去鑑,生。]“钐1”的繁体字。(1)一种长柄的大镰刀。也叫钐刀。(2)割;劈;砍。[②][xiān][《集韻》思廉切,平鹽,心。]“钐2”的繁体字。锋利。参见“釤2利”。[③][shān][《集韻》師咸切,平咸,生。]“钐3”的繁体字。(1)放射性金属元素,符号Sm。灰白色结晶,质硬,在空气中氧化变暗,半衰期很长,能放出甲种射线而变成钕。(2)姓。明有钐资。见《正字通·金部》。
音韵参考
[广 韵]:所鑑切,去59鑑,shàn,咸開二去銜生[粤 语]:saam1sin3
釤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釤; 康熙笔画:11; 页码:页1296第14【廣韻】【集韻】【韻會】𠀤所鑒切,音䀐。【玉篇】大鎌也。【韻會】鏟屬。【抱朴子·逸民卷】推黃鉞以適釤鎌之持。【韓愈·李大夫墓誌】鎛釤鉏斸。【註】釤,大鏟。斸,大鋤。 又【集韻】思廉切,音銛。刀名。 又【集韻】師咸切【韻會】師銜切,𠀤音攕。人名。晉有沙樓國帥釤加。 又姓。【晉書·東夷傳】釤加。又明有玉田人釤資。
釤的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