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硷
- 拼音jiǎn
- 首字母j
- 部首石
- 注音ㄐㄧㄢˇ
- 部首笔划5
- 总笔画12
- 繁体字鹼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DWGI
- 98五笔DWGG
- UniCodeU+7877
- 四角号码18619
- 仓颉MROMM
硷的书写笔顺
1一
横
2丿
撇
3丨
竖
4𠃍
横折
5一
横
6丿
撇
7㇏
捺
8一
横
9丶
点
10丶
点
11丿
撇
12一
横
硷的基本解释
● 硷 (礆) jiǎn ㄐㄧㄢˇ ◎ 同“碱”。
硷的汉语字典
[①][jiǎn][《廣韻》古斬切,上豏,見。][《廣韻》七廉切,平鹽,清。]“硷1”的繁体字。亦作“鹻1”。(1)土内所含的一种质料,成分为碳酸钠,性滑味咸,洗衣可去垢污,多用于肥皂、玻璃等的制造。(2)化学上的硷类,亦单称硷。(3)被盐硷侵蚀。(1)陶器受硷性的侵蚀,彩釉剥落。如:好好的罐子,可惜硷了。(2)砖墙表面泛起白色的斑痕。如:新砌的墙全硷子。
音韵参考
[粤 语]:gaan2
硷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鹵字部】 鹼; 康熙笔画:24; 页码:页831第13【唐韻】魚占切【集韻】魚窆切,𠀤音驗。【說文】鹵也。 又【廣韻】七廉切【集韻】千廉切,𠀤音籤。【廣韻】水和鹽也。 又【廣韻】【集韻】𠀤古斬切,音減。義同。 又【正字通】俗以竈灰淋汁曰鹼水,去垢穢。 又石鹼。【本草】出山東濟寧諸處,土人採蒿蓼之屬,掘坎浸水,漉起爆乾,燒灰,以原水淋汁,入粉麪汁內,久則凝如石,可澣衣,狀類鹼,故亦得鹼名。
硷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