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嗺
- 拼音zuī
- 首字母z
- 部首口
- 注音ㄗㄨㄟ
- 部首笔划3
- 总笔画14
- 繁体字嗺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KMWY
- 98五笔KMWY
- UniCodeU+55FA
- 四角号码62015
- 仓颉RUOG
嗺的基本解释
● 嗺 zuī ㄗㄨㄟˉ ◎ 撮口作声。 ◎ 口动的样子。 ◎ 嗟叹。
嗺的汉语字典
[①][zuī][《廣韻》臧回切,平灰,精。]亦作“哸1”。(1)撮口作声。(2)嗟叹。[②][suī][《廣韻》素回切,平灰,心。](1)唐宋大曲中的一解。(2)催饮(酒)。[③][zuǐ][《廣韻》遵誄切,上旨,精。][《廣韻》子于切,平虞,精。]见“摧嗺”。
音韵参考
[广 韵]:子于切,上平10虞,jū,遇合三平虞精[平水韵]:上平四支·上声四纸[国 语]:cuī[粤 语]:ceoi1
嗺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嗺;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204第22【玉篇】子雖切【正韻】遵綏切,𠀤音追。【玉篇】撮口也。 又【廣韻】素回切【集韻】蘇回切,𠀤音毸。【廣韻】嗺送歌。【集韻】或作哸。 又【集韻】促飮也。【王仁裕詩】芳尊每命管絃嗺。【趙勰交趾事蹟】嗺酒逐歌。 又【集韻】祖回切,音摧嗟也。 又一曰嗺頹,口動貌。 又【集韻】祖猥切,音摧。口醜也。○按山部內嶉字,口部內嗺字,筆畫雖同,字形迥別。今諸韻書義音雜出,如此字係口旁加崔,而《正韻》於遵綏切內云山高貌,亦同崔,《廣韻》子于切,《集韻》遵須切內云高貌,又《廣韻》遵誄切內云山狀,應是嶉字,註不宜溷入,諸韻書疑誤。
嗺的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