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芻
- 拼音chú
- 首字母c
- 部首艸
- 注音ㄔㄨˊ
- 部首笔划6
- 总笔画10
- 繁体字芻
- 字体结构上下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QBTT
- 98五笔QBTT
- UniCodeU+82BB
- 四角号码27427
- 仓颉PUPU
芻的书写笔顺
1丿
撇
2𠃌
横折钩
3㇄
竖折/竖弯
4丨
竖
5丿
撇
6丿
撇
7𠃌
横折钩
8㇄
竖折/竖弯
9丨
竖
10丿
撇
芻的基本解释
● 芻 chú ㄔㄨˊ ◎ 见“刍”。
芻的汉语字典
[①][chú][《廣韻》測隅切,平虞,初。]亦作“蒭1”。“刍1”的繁体字。(1)割草;刈割。(2)饲草。(3)以草喂牲口。(4)指吃草的牲口。参见“芻豢”。(5)草秆;草把。(6)卑微;浅陋。
音韵参考
[上古音]:侯部穿二母,tshio[广 韵]:測隅切,上平10虞,chū,遇合三平虞初[粤 语]:co1[闽南语]:choD1
芻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芻;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21第10【唐韻】側愚切【正韻】楚徂切,𠀤音初。【說文】刈草也。【詩·大雅】詢于芻蕘。【疏】芻者飼牛馬之草。【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趙註】草食曰芻。【韻會】羊曰芻,犬曰豢,皆以所食得名。 又【禮·祭統】士執芻。【註】藁也。【詩·小雅】生芻一束。【箋】苽草刈取以用曰芻,故曰生芻。 又草名。【小雅】終朝采綠。【箋】綠,王芻也。 又梵語謂僧曰苾芻。 又芻尼。【許彥周詩話】嘗作七夕詩,押潘尼字,難于屬和,後讀《藏經》,有呼喜鵲爲芻尼。 又姓。見【何氏姓苑】。 又【集韻】葘尤切,音鄒。【韓愈·駑驥詩】力小若易制,價微良易酬。渴飮一斗水,饑食一束芻。 【六書正譌】芻象包束草之形,俗作蒭,非。【干祿字書】通作𦷝、𦱪。𦷝字原从艸从口从丑作。考證:〔【孟子】猶芻豢之悅我口。【趙註】草牲曰芻。〕 謹照原文牲改食。
芻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