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稾
- 拼音gǎo
- 首字母g
- 部首禾
- 注音ㄍㄠˇ
- 部首笔划5
- 总笔画15
- 繁体字稾
- 字体结构上下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YMKT
- 98五笔YMKT
- UniCodeU+7A3E
- 四角号码00904
- 仓颉YBHD
稾的基本解释
● 稾 gǎo ㄍㄠˇ ◎ 同“稿”。
稾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稾 gǎo 〈名〉 (稿的异体字)禾类植物的茎秆。通“稿” [stalk of grain]
稾的汉语字典
[①][gǎo][《廣韻》古老切,上晧,見。]亦作“稁1”。亦作“蒿2”。(1)禾类植物的茎秆。(2)草荐。(3)箭杆。(4)文字图画的草底。(5)通“槁”。参见“稾芼”。[②][gào][《集韻》居號切,去号,見。]亦作“稁2”。散。参见“稾2車”。
音韵参考
[广 韵]:古老切,上32晧,gǎo,效開一上豪見[粤 语]:gou2
稾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下】【禾字部】 稾;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858第03【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老切,音杲。【玉篇】禾稈也。【韻會】禾莖爲稾,去皮爲秸。古有罪者席稾飮水。【前漢·貢禹傳】已奉穀租,又出稾稅。 又文草曰稾。【史記·屈原傳】屬草稾未定。【前漢·孔光傳削草註】言已繕寫,輒削壞其稾。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眞定國稾城。 又【集韻】居效切,音敎。枯禾。 又居號切,音高。散也。【儀禮·旣夕】稾車載蓑笠。鄭康成讀。
稾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