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芺
- 拼音ǎo
- 首字母a
- 部首艹
- 注音ㄠˇ
- 部首笔划3
- 总笔画7
- 繁体字芺
- 字体结构上下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ATDU
- 98五笔ATDU
- UniCodeU+82BA
- 四角号码44804
- 仓颉THK
芺的基本解释
● 芺 ǎo ㄠˇ ◎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亦称“苦芺”,嫩苗可食用。
芺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芺 ǎo 〈名〉 即苦芺 [ovalleaf thistle],亦称钩芺。一种菊科蓟属的宿根草( Cirsium ovalifolium ),叶有锐锯齿,初生可食
芺的汉语字典
[①][ǎo][《廣韻》烏晧切,上晧,影。][《廣韻》於兆切,上小,影。]草名。也称苦芺。
音韵参考
[广 韵]:於兆切,上30小,yǎo,效開三上宵B影[平水韵]:上声十九皓[粤 语]:ngou3ou3
芺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申集上】【艸字部】 芺;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1021第09【玉篇】烏老切【唐韻】烏皓切,𠀤音襖。【說文】苦芺,草也。味苦,江南食以下氣。 又【集韻】於兆切,音夭。【爾雅·釋草】鉤芺。【疏】薊類,一名鉤,一名芺。【郭註】大如拇指,中空,莖頭有臺,初生可食。 又于到切,音奧。義同。
芺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