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沔
- 拼音miǎn
- 首字母m
- 部首氵
- 注音ㄇㄧㄢˇ
- 部首笔划3
- 总笔画7
- 繁体字沔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86五笔IGHN
- 98五笔IGHN
- UniCodeU+6C94
- 四角号码31127
- 仓颉EMLS
沔的书写笔顺
1丶
点
2丶
点
3㇀
提
4一
横
5丨
竖
6㇄
竖折/竖弯
7𠃌
横折钩
沔的基本解释
● 沔 miǎn ㄇㄧㄢˇ ◎ 水流充满河道。 ◎ 〔沔水〕水名,在中国陕西省,是汉水的上流。 ◎ 古同“湎”,沉迷。
沔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沔 miǎn 〈名〉 (1) 水名 [Mian River]。汉水上源,在陕西省西南部 (2) 古州名 [Mian prefecture] (3) 西魏置,北周废,故址在今湖北省汉川县东南 (4) 隋置。故治即今湖北省沔阳县 (5) 唐武德四年置,后废。故治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及汉阳县地 (6) 宋开禧三年平吴曦后置。故治在今陕西省略阳县 (7) 县名 [Mian county]。1964年改作勉县,在陕西省词性变化 ◎ 沔 miǎn 〈形〉 (1) 通“瀰”。水流满的样子 [overflowing]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诗·小雅·沔水》 (2) 又如:沔沔(水满荡漾的样子) ◎ 沔 miǎn 〈动〉 通“湎”。沉迷 [indulge in] 流沔沉佚,遂往不返。——《史记·乐书》
沔的汉语字典
[①][miǎn][《廣韻》彌兗切,上獮,明。]亦作“汅1”。(1)水流满貌。(2)通“湎”。沉迷。(3)水名。北源出自今陕西省留坝县西,一名沮水;西源出自今宁强县北。二源合流后通称汉水,故古代也作汉水的别称。又沔水入江以后,今湖北省武汉市以下的长江古代亦通称沔水。故《水经》叙沔水下游一直到入海为止。
音韵参考
[广 韵]:彌兖切,上28獮,miǎn,山開三上仙A明[平水韵]:上声十六铣[国 语]:miǎn[粤 语]:min5
沔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巳集上】【水字部】 沔; 康熙笔画:8; 页码:页611第16【廣韻】【集韻】【韻會】彌兗切【正韻】美辨切,𠀤音緬。水名。【說文】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書·禹貢】浮于潛,逾于沔。【傳】漢上曰沔。 又【廣輿記】沔口,在漢陽府城西南。【地理通釋】漢入江處謂之沔口。【漢陽圖經】漢沔本一水也。 又州名。【廣韻】春秋鄖國之地,戰國時屬楚,秦屬南郡,武德初置沔州。【廣輿記】今爲漢陽府。 又沔陽州,屬安陸府,漢竟陵地,梁沔陽。又沔縣,屬漢中府,本漢沔陽縣。又沔池縣,屬河南府。𠀤見【廣輿記】。 又水流滿也。【詩·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 又與湎通。【史記·樂書】流沔沈佚。 又【集韻】美隕切,音閔。水名。【書·禹貢註】沔池。一音亡忍切。 又母婢切,音弭。與濔同。水盛貌。詳濔字註。
沔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