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頍
- 拼音kuǐ
- 首字母k
- 部首頁
- 注音ㄎㄨㄟˇ
- 部首笔划9
- 总笔画13
- 繁体字頍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FCDM
- 98五笔FCDM
- UniCodeU+980D
- 四角号码41486
- 仓颉JEMBC
頍的基本解释
● 頍 kuǐ ㄎㄨㄟˇ ◎ 帽顶尖尖(一说前倾)的样子:“有頍者弁,实维伊何。” ◎ 古代用以束发固冠的发饰。 ◎ 抬头。
頍的汉语字典
[①][kuǐ][《廣韻》丘弭切,上紙,溪。](1)戴弁貌。(2)古代用以束发固冠的发饰。
音韵参考
[广 韵]:丘弭切,上4紙,kuǐ,止合三上支B溪[平水韵]:上声四纸[粤 语]:kwai1kwai2
頍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下】【頁字部】 頍;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1400第16【唐韻】丘弭切【集韻】【韻會】【正韻】犬蘂切,𠀤音跬。【說文】舉頭也。从頁支聲。【詩·小雅】有頍者弁。【六書故】禮:緇布冠𦈫項。鄭康成讀𦈫爲頍。冠無筓者用頍,以組圍頭,以繫冠。𦈫其當項處,以俟繫束也。弁有筓不用頍,故毛傳直緣詩辭,以爲弁貌。 又【集韻】窺絹切【五音集韻】犬縣切,𠀤缺去聲。義同。一曰頭小而銳。 又【集韻】五委切,音硊。弁貌。
頍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