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臺
- 拼音tái
- 首字母t
- 部首至
- 注音ㄊㄞˊ
- 部首笔划6
- 总笔画14
- 繁体字臺
- 字体结构独体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FKPF
- 98五笔FKPF
- UniCodeU+81FA
- 四角号码40104
- 仓颉GRBG
臺的书写笔顺
1一
横
2丨
竖
3一
横
4丨
竖
5𠃍
横折
6一
横
7丶
点
8㇇
横撇/横钩
9一
横
10𠃋
撇折
11丶
点
12一
横
13丨
竖
14一
横
臺的基本解释
● 臺 tái ㄊㄞˊ ◎ 见“台”。
臺的汉语字典
[①][tái][《廣韻》徒哀切,平咍,定。]“坮1”的今字。亦作“籉1”。“台5”的繁体字。(1)高而上平的方形建筑物。供观察眺望用。(2)凡高于地面而上平的物体均可称台。(3)指作底座用的物体。(4)盘子的俗称。(5)比喻政治舞台。参见“臺下”。(6)通“始”。(7)古代中央政府的官署。常指御史台。(8)指朝廷、禁中。(9)旧时用为对高级地方官吏或同辈人的尊称。(10)古代一种地位很低下的奴隶。(11)泛指奴仆。参见“臺隸”。(12)莎草。一名夫须。可制蓑笠。(13)清代邮驿的一种。(14)量词。(15)姓。汉有台崇。见《後汉书·献帝纪》。
音韵参考
[上古音]:之部透母,th?[广 韵]:徒哀切,上平16咍,tái,蟹開一平咍定[平水韵]:上平十灰[粤 语]:toi4[闽南语]:tai5
臺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下】【至字部】 臺; 康熙笔画:14; 页码:页1002第05〔古文〕𡌫㙵【廣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𠀤音苔。【說文】觀四方而高者。【釋名】臺,持也。築土堅高,能自勝持也。【爾雅·釋宮】闍謂之臺。【註】積土四方也。【禮·月令】仲夏之月,可以處臺榭。【疏】積土爲之,所以觀望。【五經要義】天子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圃臺以觀鳥獸。 又【古今注】城門皆築土爲之。累土曰臺,故亦謂之臺門。 又官名。【正字通】袁紹傳,三臺註:漢官尚書爲中臺,御史爲憲臺,謁者爲外臺。又漢百官表註:禮樂官知禮容,故禮部稱容臺。又王彥威爲曲臺新禮三十卷:故太常稱曲臺。又漢秘書監曰芸臺,唐改祕書爲麟臺,唐百官志門下省曰鸞臺,宋銀臺司掌受天下奏狀。 又【博雅】臺,支也。 又賤者之稱。【左傳·昭七年】僕臣臺。【註】皁輿,隷僕之至𤰞者也。【孟子】蓋自是臺無饋也。【註】臺,賤官,主使令者。又【輟耕錄】婢役于婢者,謂之重臺。【蘇軾·梅花詩】天敎桃李作輿臺。 又【博雅】臺,輩也。 又【揚子·方言】臺,敵延也。東齊海岱之閒曰臺,自關而西秦晉之閒,物力同者謂之臺敵。 又【莊子·庚桑楚】不可內於靈臺。【註】靈臺者,心也。 又姓。漢侍中臺佟。又澹臺,複姓。 又【字彙補】古謂陵墓爲臺,如鄴都之三臺,山海經帝堯臺,帝嚳臺是也。又咍臺,卽臺𠷂之聲也。【世說】許噪於丞相帳,咍臺大鼾。【通雅】咍臺,晉人常語也。 又山名。【輿地志】五臺山,在雁門郡。【山海經】鹿臺之山。【註】今名麓臺山。【淮南子·地形訓】濟出王屋,時泗沂出臺台術。【註】時泗沂,皆水名。臺台術,皆山名。【抱朴子·登陟卷】昔張蓋蹹及偶高成,二人竝精思於雲臺山石室中。 又神名。【左傳·昭元年】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爲𤣥冥師,生允格臺駘。臺駘,汾神也。【山海經】休與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曰帝臺之棋。【註】郭曰:帝臺,神人名。 又漸臺,星名也。 又宮殿名。【鄒陽·上吳王書】秦倚曲臺之宮,懸衡天下。【三輔黃圖】未央有曲臺殿。 又草名。【爾雅·釋草】艾,冰臺。【疏】艾,一名冰臺,卽今艾蒿也。【詩·小雅】南山有臺。【傳】臺,夫須也。【疏】夫須,莎草也,可爲簑笠。【又】彼都人士,臺笠緇撮。【傳】臺,所以禦暑。笠,所以禦雨也。【箋】臺,夫須也。都人之士,以臺皮爲笠。 又【字彙】洪孤切,音乎。臺駘,邾地名。【禮·檀弓】敗于臺駘。【註】臺音壷,駘音臺。臺當爲壷字之譌。一作壷駘,或作狐駘。【正字通】臺有壷音,非臺與壷同。字彙以臺爲古壷字,誤也。又【字彙補】左傳,臺駘。歷考註疏,𠀤無狐音。字彙不知何據而云:亦誤也。 又【韻補】叶田黎切,音題。【參同契】皓若搴帷帳,瞑目登高臺,火記六百篇,所趣等不迷。 又叶同都切,音徒。【易林】典冊法書,藏在蘭臺。
臺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