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亳
- 拼音bó
- 首字母b
- 部首亠
- 注音ㄅㄛˊ
- 部首笔划2
- 总笔画10
- 繁体字亳
- 字体结构上下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YPTA
- 98五笔YPTA
- UniCodeU+4EB3
- 四角号码00714
- 仓颉YRBP
亳的书写笔顺
1丶
点
2一
横
3丨
竖
4𠃍
横折
5一
横
6丶
点
7㇇
横撇/横钩
8丿
撇
9一
横
10乚
竖弯钩
亳的基本解释
● 亳 bó ㄅㄛˊ ◎ 〔亳州〕地名,在安徽省。
亳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亳 bó 〈名〉 (1) 古都邑名 [Bo capital]。商汤的都城。相传有三处 (2) 谷熟为南亳,汤都,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 (3) 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 (4) 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 (5) 县名(亳县,在安徽)
亳的汉语字典
暂无汉字(亳)的汉语大字典的解释
音韵参考
[广 韵]:傍各切,入19鐸,bó,宕合一入唐並[平水韵]:入声十药[国 语]:bó[粤 语]:bok3
亳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上】【亠字部】 亳; 康熙笔画:10; 页码:页89第09【唐韻】旁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𠀤音泊。商湯所都。契封商,湯始居亳。皇甫謐曰:梁國有三亳。南亳在穀熟。卽湯都。北亳在蒙,卽景亳。湯所受命地偃師爲西亳,卽盤庚所徙。【通雅】宋州穀熟縣卽歸德之考城縣。考城今有亳越,有大蒙,小蒙。章本淸云:湯遷南亳,卽歸德府。亳一作薄。【荀子·議兵篇】古者湯以薄。【註】與亳同。【前漢·地理志】山陽郡有薄縣。【註】湯居亳。【說文】亳,京兆杜陵亭名。則又一亳也。又【書·立政】三亳阪尹。【傳】與皇甫說同。孔安國云:亳人歸文王者三所,爲之立監,故爲三亳。 又【廣韻】亳,國名。春秋𨻰地,漢爲沛之譙縣,晉爲南兗州,後周爲亳州。
亳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