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椶
- 拼音zōng
- 首字母z
- 部首木
- 注音ㄗㄨㄥ
- 部首笔划4
- 总笔画13
- 繁体字椶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SQBT
- 98五笔SRBT
- UniCodeU+6936
- 四角号码42947
- 仓颉DUCE
椶的基本解释
● 椶 zōng ㄗㄨㄥˉ ◎ 同“棕”。
椶的汉语字典
[①][zōng][《廣韻》子紅切,平東,精。]亦作“1”。亦作“棕1”。(1)木名。棕榈树。(2)棕毛或棕片。(3)颜色的一种。参见“椶色”、“椶緑”。
音韵参考
[广 韵]:子紅切,上平1東,zōng,通開一平東精[唐 音]:tzung[国 语]:zōng[粤 语]:zung1
椶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辰集中】【木字部】 椶; 康熙笔画:13; 页码:页537第26【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正韻】祖東切,𠀤音騣。《石鼓文》作𣞡,俗作棕。【說文】栟櫚也。可作萆。張揖曰:本高一二丈,旁無枝,葉如車輪,皆萃于木杪,其下有皮,重疉裹之,每皮一匝爲一節,花黃白,結實作房如魚子狀。【山海經】石脃之上,其木多椶。【玉篇】椶櫚,一名蒲葵。 又椶竹,亦竹類。【益部方物記】有皮無枝,實中而榦。 又崖椶,草名。【蘇頌·圖經】狀似椶,有葉無花,采根治勞傷,效。俗作㯶,非。
椶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