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缫
- 拼音sāo
- 首字母s
- 部首纟
- 注音ㄙㄠ
- 部首笔划3
- 总笔画14
- 繁体字繅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86五笔XVJS
- 98五笔XVJS
- UniCodeU+7F2B
- 四角号码22194
- 仓颉VMVVD
缫的书写笔顺
1𠃋
撇折
2𠃋
撇折
3㇀
提
4𡿨
撇点
5𡿨
撇点
6𡿨
撇点
7丨
竖
8𠃍
横折
9一
横
10一
横
11一
横
12丨
竖
13丿
撇
14㇏
捺
缫的基本解释
● 缫 (繅) sāo ㄙㄠˉ ◎ 把蚕茧浸在滚水里抽丝:缫丝。
缫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缫 繅、繰 sāo 〈动〉 (1) 煮茧抽丝 [reel silk from cocoons] 夫人蚕缫,以为衣服。——《孟子·滕文公》 (2) 又如:缫车(缫丝用的器具);缫盆(浸茧的盆) (3) 通“藻”。文彩;修饰 [rich and bright colors] 五采缫,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笄,朱紘。——《周礼·夏官·弁师》 (4) “繰” (5) 另见 qiāo
缫的汉语字典
[①][sāo][《廣韻》蘇遭切,平豪,心。]亦作“繰2”。“缫1”的繁体字。抽茧出丝。[②][zǎo][《廣韻》子晧切,上晧,精。]“缫2”的繁体字。(1)通“藻”。五彩丝绳。(2)同“璪”。玉器的彩色垫板。
音韵参考
[广 韵]:蘇遭切,下平6豪,sāo,效開一平豪心[平水韵]:下平四豪·上声十九皓[粤 语]:sou1
缫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繅;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944第25〔古文〕𦃨【廣韻】【集韻】【韻會】蘇遭切【正韻】𠀤音騷。【說文】繹繭出絲也。【禮·祭儀】夫人繅三盆手。 又【廣韻】【集韻】𠀤子皓切,音早。義同。 又【五經文字】繅,禮經或以爲薻藉之薻。【周禮·春官·典瑞】王晉大圭執鎭圭,繅藉五采五就。【註】繅有五采文,所以薦玉。又【司几筵】加繅席畫純。【註】繅,讀爲藻。【儀禮·聘禮】圭與繅,皆九寸。【註】雜采曰繅。古文或作藻。今文作璪。 【集韻】繅,或作繰𦃐。【廣韻】俗又作縿,非。
缫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