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髳
- 拼音máo
- 首字母m
- 部首髟
- 注音ㄇㄠˊ
- 部首笔划10
- 总笔画15
- 繁体字髳
- 字体结构上下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DECT
- 98五笔DECT
- UniCodeU+9AF3
- 四角号码72222
- 仓颉SHNIH
髳的基本解释
● 髳 máo ㄇㄠˊ ◎ 额上头发齐眉的一种发式。 ◎ 中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支。
髳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髳 máo 〈名〉 (1) 古代的一种发式 [hair style] (2) 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 [Mao nationality]。分布在今四川南、云南北一带
髳的汉语字典
[①][máo][《廣韻》莫浮切,平尤,明。](1)同“”。古发式。(2)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名。[②][méng][《廣韻》莫紅切,平東,明。]见“髳2茸”、“覭髳”。
音韵参考
[广 韵]:莫紅切,上平1東,méng,通開一平東明[平水韵]:上平一东[粤 语]:maau4mau4
髳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上】【髟字部】 髳; 康熙笔画:15; 页码:页1453第37【廣韻】莫浮切【集韻】【韻會】迷浮切,𠀤音謀。【說文】與𩭾同。【書·牧誓】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傳】八國皆屬文王者,髳微在巴蜀。【詩·小雅·角弓疏】髳,髦音義同。詳髦字註。 又【集韻】謨袍切,音毛。義同。 又【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𠀤音蒙。【爾雅·釋詁】覭髳,茀離也。【註】謂草木叢茸翳薈。 又叶蒙晡切,音模。【柳宗元·劒門銘】界山爲門,環于蜀都,叢險積貨,混幷羌髳。
髳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