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帊
- 拼音pà
- 首字母p
- 部首巾
- 注音ㄆㄚˋ
- 部首笔划3
- 总笔画7
- 繁体字帊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MHCN
- 98五笔MHCN
- UniCodeU+5E0A
- 四角号码47217
- 仓颉LBAU
帊的基本解释
● 帊 pà ㄆㄚˋ ◎ 古同“帕”。
帊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帊 pà 〈名〉 (1) 两幅宽的帛 [silks in double width] 帊,帛三幅曰帊。——《说文新附》。郑珍新附考:“三者二之误”。 (2) 头巾 [scarf;kerchief]。如:帊头(幞头) (3) 巾帕 [handkerchief] 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三国志·魏志》 (4) 道士所披之衣 [Taoist priest’s robe] 见其散发被黄巾帊。——《南史·隐逸传上》 (5) 覆盖物品的巾 [a piece of cloth(used as a cover)] 以黄纹帊蔽之。——《太平广记》
帊的汉语字典
[①][pà][《廣韻》普駕切,去禡,滂。](1)巾帕。(2)头巾。(3)布三幅之称。布单。(4)布袋;口袋。(5)帐子。(6)道士所披之衣。形类僧人袈裟。
音韵参考
[广 韵]:普駕切,去40禡,pà,假開二去麻滂[平水韵]:去声二十二禡[国 语]:pà[粤 语]:paa3
帊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中】【巾字部】 帊; 康熙笔画:7; 页码:页329第13【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普駕切,音怕。【說文】帛二幅曰帊。【廣韻】幞也。【通俗文】帛三幅曰帊。帊,衣襆也。 又【廣雅】帳也。 又【集韻】披巴切,音葩。殘帛。
帊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