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鄡
- 拼音qiāo
- 首字母q
- 部首阝
- 注音ㄑㄧㄠ
- 部首笔划2
- 总笔画13
- 繁体字鄡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
- 86五笔WVGB
- 98五笔QSBH
- UniCodeU+9121
- 四角号码27927
- 仓颉HDNL
鄡的基本解释
● 鄡 qiāo ㄑㄧㄠˉ ◎ 中国东汉县名,在今河北省束鹿(今辛集市)东南。 ◎ 〔鄡阳〕中国汉代县名,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南。 ◎ 姓。
鄡的汉语字典
[①][qiāo][《廣韻》苦幺切,平蕭,溪。](1)古县名。东汉改郻县为鄡县。故地在今河北省辛集市东南。(2)古县名。鄡阳县,汉高帝六年置。故地在今江西省都昌县东南鄱阳湖中。(3)亭名。在今河南省西峡县境。(4)姓。春秋有鄡单。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音韵参考
[广 韵]:苦幺切,下平3蕭,qiāo,效開四平蕭溪[粤 语]:hiu1
鄡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酉集下】【邑字部】 鄡;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1277第03【廣韻】苦幺切【集韻】牽幺切【正韻】牽遙切,𠀤音蹺。【說文】鉅鹿縣名。【後漢·光武紀】擊銅馬于鄡。【註】鄡,屬鉅鹿郡,故城在今冀州鹿城縣東。 又鄡陽。【前漢·地理志】屬豫章郡。 又鄡亭,地名。【前漢·王莽傳】析宰將兵數千,屯鄡亭。 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鄡單。 一作郻。俗作𨜑。考證:〔【後漢·光武紀】繫銅馬于鄡。〕 謹照原文繫改擊。
鄡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韩国明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