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纩的拼音意思组词笔划部首成语有那些](/zidian/bfc0ce10a91f341e3aa963107a5ff3ca1.gif)
- 汉字纩
- 拼音kuàng
- 首字母k
- 部首纟
- 注音ㄎㄨㄤˋ
- 部首笔划3
- 总笔画6
- 繁体字纊
- 字体结构左右结构
- 造字法形声
- 86五笔XYT
- 98五笔XOT
- UniCodeU+7EA9
- 四角号码20100
- 仓颉VMI
纩的书写笔顺
1𠃋
撇折
2𠃋
撇折
3㇀
提
4丶
点
5一
横
6丿
撇
纩的基本解释
● 纩 (纊) kuàng ㄎㄨㄤˋ ◎ 絮衣服的新丝绵。
纩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纩 纊 kuàng 〈名〉 (1) 古时指新丝绵絮。后泛指绵絮 [silk floss] 纩,絮也。——《说文》 纩,绵也。絮之细者曰纩也。——《小尔雅》 三军之士皆如挟纩。——《左传·宣公二年》 丝纩竹箭。——《礼记·礼器》 纩为茧。——《礼记·玉藻》 厥篚纤纩。——《书·禹贡》 (2) 又如:厥篚纤纩(谓把新的丝绵装在竹筐里进贡);纩衣(纩服。绵衣。纩:絮衣服的丝绵);纩息(弥留之际的呼吸。古人临死,置纩于其口鼻之上,以验气息之有无);纩絮(绵絮)
纩的汉语字典
[①][kuàng][《廣韻》苦謗切,去宕,溪。]亦作“絖1”。“纩1”的繁体字。(1)古时指新丝绵絮。后泛指绵絮。(2)茧。
音韵参考
[平水韵]:去声二十三漾[粤 语]:kwong3
纩的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纊; 康熙笔画:21; 页码:页944第25【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謗切,音曠。【說文】絮也。或从光作絖。【玉篇】綿也。【書·禹貢】厥篚纖纊。【傳】纊,細綿。【儀禮·旣夕】屬纊。【註】纊,新絮。【左傳·宣十二年】三軍之士,皆如挾纊。【註】綿也。 又【集韻】古曠切,光去聲。義同。
纩的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
![](/uploads/hanzi/41/15531750230.gif)
![](/pic/1b/7EA9.gif)
![](/uploads/hanzi/41/15531750230.gif)
![](/uploads/hanzi/41/15531750230.gif)
![](/uploads/hanzi/41/15531750230.gif)
![](/uploads/hanzi/41/1553175023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