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寺
基本解释
拼音:hé píng sì
地位
和平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花塔村。据《日下旧闻考》记载“花塔山有和平寺,唐建”。由唐代尉迟恭监建,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敕赐和平寺”得名,古有“先有和平寺后有潭柘寺”之说,足见其历史悠久。和平寺建在燕山山脉龙凤山的龙尾山坳之下,巧妙的利用自然环境,依山而建,景色秀丽。
和平寺是京北佛教活动中心之一,深受历代封建王朝所重视,并多次修葺,清代重建时的钟、石碑等尚在。
简介
走进山门
便是和平寺的第一层,是一个两千多平方米的广场。据说解放前西八村庙会就在这个广场上举行,场面相当红火,广场中间一棵两个人才合抱过来的古槐,虽经千年却枝繁叶茂,记述着和平寺的历史与沧桑。
四大金刚殿
过广场迎面踏上34级石阶便到了寺院的第二层,进院要穿过面目狰狞的四大金刚殿。这个院落东西长60米,南北15米,左右两侧各五间禅房,是用来讲经说法和坐禅的。院内花草树木繁多,尤其西禅房门前一棵白皮松树,要三个人才合抱过来,据说在京西象这样粗壮的白皮松树很少见,是国家一级保护树木。
如来佛祖殿
从院落中间登上十四级台阶,就是寺院的最高一层,主要由三座大殿构成,中间的是如来佛祖殿,殿檐下四个烫金大字:大地金沙,显得格外庄严,殿内正中是面色严肃的如来佛祖塑像,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文殊、普贤侍侯左右,两边是形态各异或坐或站的十八罗汉,但和平寺有一奇,门后边还有一罗汉,相传是过路僧,进门休息被如来点化成佛,故而和平寺有十九罗汉。大殿的四壁上画满了壁画,在香烟缭绕中显得活灵活现。
弥勒佛殿
如来殿的左边是弥勒佛殿,大肚佛满脸笑容的坐在宝座上,手抚硕大的肚子,一副能容天下之事的样子。如来殿的右边是观音菩萨殿,观音娘娘面色慈祥,给人一种普渡众生、有求必应的感觉,难怪在她跟前烧香磕头的善男信女最多了。
在如来殿的正前方有两棵银杏树,直径一米多,,高十多米,左雄右雌,雌树每年挂满了银杏,听老人讲,雌雄两树不能分开,否则雌树就不挂果,所以两树相依相伴风风雨雨上千年却还是郁郁葱葱,壮硕挺拔。
和平寺建造者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依山而建,古树参天,山峰险峻,景色秀丽,真是:大地金沙神仙府,层层殿堂隐山中,龙凤交接环山抱,松柏荆棘古楼亭。
上百年高龄的白皮松
古有和平寺後有潭柘寺之说,寺院所在花塔村林境优美,背靠青山,面对京北平原,四季宜人,果香粮丰,寺院内一派幽静,春来鸟语花香,夏到绿树成荫。
寺院山门内有一棵一千三百多年树龄的古槐,枝繁叶茂,树围三米有馀,是北京市一级保护名木。正殿前有两株高大茂盛的银杏树,一雄一雌。西为雄树,高约三十米,下围三人合抱。东为雌树,高约二十米,果实累累。正殿台阶下驿堂中间有一株三十多米高的白皮松,下围二人合抱。略为偏斜,恰似一条卧龙,树种和树形都极为珍贵。相传1000多年前三国末、晋初就修建了敕赐和平寺,传说有一个小姑子庵在白羊城的双山因交兵作战遭到破坏,僧人自养两只白鸽放出后落在龙凤山顶,后来就在此山下修建了和平寺。以后唐、宋、元、明、清各代都进行修建,从古到今人们都热爱和平寺。和平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寺院正处在龙凤尾山坳之下,山峰险峻景色秀丽,真是:大地金沙神仙府,层层殿堂隐山下。龙凤交接环山抱,松柏荆棘古楼亭。
交通路线:德胜门乘345路到昌平终点换乘357路到南口镇下车乘小公共汽车直达;或从北京北站早7:00乘火车到南口站下车,再转乘小公共汽车直达。